​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立有大功,受封于大国,共有四十余城。窦太后这样做明显是想照顾自己的爱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劝阻汉景帝别这样做,弄得他们母子和兄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尴尬。实际上汉景帝原本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还是不够果断,才会使得局势差点无法控制。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说起来,汉景帝虽然儿子不少,但窦太后却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而不是传给汉景帝的儿子们,之所以会这样,都是汉景帝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汉景帝三年的时候,那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有一次,刘武进京去玩,汉景帝热情地款待了刘武。当时窦太后也在场。两兄弟在喝酒的时候,汉景帝自己说,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刘武。虽然刘武谦虚地推辞了,但是窦太后听见了。

其二,刘武在当梁王的时候,经常进京。每次进京,汉景帝都用自己的车辇去接他,和他出则同行,入则同寝,对他别样的对待。这件事,窦太后虽然双目失明,看不见,但也是听说了。

其三,汉景帝在窦太后经常给他赏赐的同时,自己也会经常给刘武赏赐。这让窦太后认为,汉景帝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都希望刘武将来能够继承大统。

其四,汉景帝虽然说要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不过最终他还是立了自己的儿子刘荣。虽然立了刘荣,不过很快又因为不满意刘荣的母亲栗姬,一并废黜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汉景帝废太子这件事,让窦太后认为,汉景帝对自己的儿子不满意;让窦太后认为,汉景帝还记得当初说过要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的话;让窦太后认为,汉景帝心里有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基于以上四个判断,因此,窦太后向汉景帝提出:“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意思就是希望汉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景帝给了窦太后一个假象。如果汉景帝没有给窦太后这样的假象,窦太后当然明白,就算自己喜欢刘武,希望汉景帝当了皇帝以后,刘武接着当皇帝。但是,从古至今,帝王在传位的时候,都是传子,很少传弟。自己要是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显然是不恰当的。

那么,问题来了,汉景帝为什么会给窦太后这样的假象呢?难道他不知道,传位给弟弟这样的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吗?难道他不知道,让藩王坐天子的车住天子的宫殿,是不恰当的吗?难道他不知道,无缘无故给予一个藩王太多的赏赐,是不恰当的吗?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做,一般解释,是因为母亲窦太后眼睛瞎了,同时,窦太后又特别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因此,汉景帝才给予刘武特别的优待,让刘武多次进京,并说出要传位给刘武的话。汉景帝这样做,是想讨窦太后的欢心,是一种尽孝道的表现。

但是,这话有一点说不通。当后来因为袁盎阻止汉景帝传位给刘武,而刘武怀恨在心,因此刘武派刺客杀掉袁盎的时候,汉景帝对这件事进行了严厉的追查。他派出的使者,在京城到梁国去的路上络绎不绝,“遣使冠盖相望於道”。就是说,刚派出一拨使者出去了,接着又派一拨使者,后一拨使者,都还看得见前一拨使者的冠盖。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景帝对这件事有多么重视,派了多少人。

这些使者去梁国以后,对梁国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挨个查问。最后,刘武逼迫那刺客自杀,但是汉景帝依然没有饶过刘武,还继续追查,而且让刘武到京城去,向他解释。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汉景帝既然为了讨窦太后欢心,那么厚待刘武,为什么这时候,却对刘武进行了这么严厉的打击呢?这种严厉的打击,更多的是一种恐吓,一拨使者刚到,还没走呢,另一拨使者又到了,这给刘武造成的恐慌可见有多大!

而且,汉景帝不仅仅是给刘武造成了恐慌,更大的还是给窦太后造成了恐慌。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老太太当时恐慌的程度,但是有个细节已经说明一切。当时汉景帝让刘武进京去领罪的时候,刘武因为把路走错了,没有及时赶到,窦太后竟然哭着说:“帝杀吾子!”这句话,既包含着窦太后多么爱小儿子刘武,心里又多么恐慌。

由此可见。汉景帝当初对刘武好,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安慰母亲。说不定,他正是看见母亲那么喜爱刘武,那么过分地喜爱刘武,因此“纵其骄”,让刘武露出“图谋不轨”的迹象,因而给予他严厉的打击,以确保自己的儿子将来皇位的稳定。

相关推荐

​马皇后真的是一双大脚吗?

​马皇后真的是一双大脚吗?

129

马皇后真的是一双大脚吗? 对于朱元璋的马皇后,很多人喜欢叫她马大脚,因为据说她拥有一双很大的脚。但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很亲切的称呼,马皇后本身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虽然...

​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119

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根据明末清初的历史笔记来看,朱由崧为人腐朽,生活放纵,经常沉迷酒色,被称为是“失德”帝王。朱由崧身边的大臣只会阿谀奉承,心思全放在拍马屁上...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93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三国演义》中,是对太史慈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更改,和《三国志》相比,太史慈去世的时间要晚几年。群英会上,太史慈是周瑜的监酒官,在赤壁之战中 ,...

​隆中对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隆中对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77

隆中对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一直以来,隆中对都被认为是三分天下的基调,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去了三次才得到接待,而诸葛亮就是这个时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告诉刘备他可以...

​除了萧何追过韩信,还有谁追过韩信?

​除了萧何追过韩信,还有谁追过韩信?

68

除了萧何追过韩信,还有谁追过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起义,韩信原本投靠的是项羽,毕竟项羽的名声在当时是最大的。但项羽并不重用韩信,这让韩信感到很受伤,几次献计...

​乾隆八年有多热

​乾隆八年有多热

56

乾隆八年有多热 不论是什么时候,古代或是现代,极端的天气气候总是让人苦不堪言,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难以忍受,而炎热的夏季更是让人无法忍受。...

​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

​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

138

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 初汉三杰,只有张良算是真正做到了明哲保身。韩信第一个被除掉,而萧何则是为了保命自毁名节,为什么只有张良既能够活下来又能保住名声呢?因...

​曹操为什么杀掉伏皇后,只是因为她谋反吗

​曹操为什么杀掉伏皇后,只是因为她谋反吗

154

曹操为什么杀掉伏皇后,只是因为她谋反吗 伏皇后,是东汉末期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皇后,汉献帝我们知道,算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而在面对曹操的时候,他也还是束手无策无...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200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不过对于其中含义各有各的解读。大家都非常好奇,刘备究竟说的是实话,还是在试探诸葛亮呢?其实刘备应...

​明朝的皇后们都出自于民间吗?

​明朝的皇后们都出自于民间吗?

61

明朝的皇后们都出自于民间吗? 最近有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些个明朝的皇后们好像都是这个出自于民间的,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他们的出身都是民间的,那么这...

​明成祖朱棣有几个儿子 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明成祖朱棣有几个儿子 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183

明成祖朱棣有几个儿子 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说到明成祖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他在位的时候发动了靖难之役,这...

​刘禅真有查过诸葛亮家产吗

​刘禅真有查过诸葛亮家产吗

177

刘禅真有查过诸葛亮家产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再也没有设定丞相一职。有人解读说,刘禅此举是不想让自己的权利再次受到限制,诸葛亮为政期间给他这位皇帝带来太多压力,也说明他...

​曲沃武公如何击败大宗,吞并晋国完成逆袭?

​曲沃武公如何击败大宗,吞并晋国完成逆袭?

188

曲沃武公如何击败大宗,吞并晋国完成逆袭? 晋国和曲沃之间,曾有一段长达67年的内乱。但最终小宗桓庄之族击败了大宗六代,曲沃武公击杀晋侯缗,就此吞并晋国,完成了晋国的统一...

​庞德和关羽之战谁赢了

​庞德和关羽之战谁赢了

50

庞德和关羽之战谁赢了 樊城之战,关羽曾被庞德射伤额头,两人大战不分胜负,说明庞德的实力也是很高。不过此后关羽利用水攻,重创庞德大军,最后将他擒住。庞德算是一个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