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说到隆科多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坏吧,但是对于当时的清朝也算是有做很多贡献的,但是就是自己太过份了啊,前前后后的犯罪记录竟然多达41条,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小编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隆科多私藏玉牒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玉牒到底是什么哦,为什么会被一个人私藏,然后这个就获罪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其实雍正对隆科多的处理,是非常蹊跷古怪的。

他给隆科多定了四十多条罪状,仔细考证起来,都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也就是说,隆科多如果要叫冤,其实是有理的,但是私藏玉牒这个,基本上就是一个杀手锏,一旦用出来,任何天理王法人情都挡不住。

首先纠正一下,是玉牒,不是玉蝶。

牒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竹片等;泛指书籍。史书就叫史牒,第二个,是公文或凭证,比如牒文。

也就是说玉牒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个CD,磁盘,文件一样的东西,而不是满天飞的花蝴蝶。

君子用玉,传国玉玺,那么玉,象征君主,君王,所以玉牒也就是皇家宗族族谱。

唐代开始,就有了玉牒,宋代每十年一修,一直流传到明清。

清代玉牒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记载了自显宗皇帝塔克世以下子孙的名谱。记载顺序大体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男女各按宗支、房次等进行排列,包含婚嫁、生育、继嗣、封爵、授职、升迁、降革及死亡信息。

清玉牒每10年修造一次,共修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2次。最后一次修订的清玉牒达7000页,详细记录的宗室男性达10余万人。最厚的一册玉牒达85厘米,重约90公斤。所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相当庞大的皇室宗谱。

雍正给隆科多定了四十多条罪状,其中有很多是莫名其妙的,看起来就像是泄愤一样的。比如说,有一条指责隆科多交结阿灵阿、揆叙。阿灵阿死于1716年,揆叙死于1717年,雍正登基于1722年12月27日,也就是说,雍正登基前几年这两个大臣就死了,而隆科多是拥戴雍正继位的人,他在雍正继位以后,已经是位极人臣,难不成还要为了篡逆,去结交两个死人?就算是为了篡逆,结交两个死人有什么用?

又比如说,说隆科多结交年羹尧。明明是雍正自己把隆科多的儿子过继给年羹尧做儿子的,反过来又说是隆科多想和年羹尧搞在一起,说实话,一个功劳到位的皇亲国戚有什么必要去巴结一个汉人奴才。

但是唯独私藏玉牒这个,一旦定罪,隆科多怎么解释都没用。

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你把皇帝的宗谱,身份证带回家研究,把皇家成员身份搞那么清楚,是要干什么?

只有两个目的——

第一,你要刺杀和谋害其中某些人。

第二,你要联络其中的某些人,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无论哪一条,都是谋反大罪,抓住就可以满门抄斩的。

而很尴尬的是,玉牒这种东西吧,很可能是隆科多还在外国谈判,都不知情,突然就给你抄家“抄”出来,栽在你头上,让你洗都洗不掉的。

更有可能是他这种级别的官员,真的需要带回家仔细研究。老板家那么多人,我总要知道哪个是谁,哪个喜欢啥,哪个和老板关系如何吧?你大清王朝就是个私有企业,万一哪天我在大街抓人,结果你皇帝的表哥的大姨妈的小舅子就是案犯,我总要晓得是网开一面还是从重处理吧?或者万一哪天我审案,一不小心就把皇太后的闺蜜给砍了,那我小命还要不要了?所以,隆科多这样的人,非但不能不看玉牒,说不定天天还要仔细研究,琢磨,背记。

我不研究这些关系,你们觉得我不懂社交,我研究吧,说我图谋不轨,说实话这皇帝还是挺难伺候的。

隆科多也不是非要把一堆文件都背回家,他只需要把某人的或者某一本放在家里研究,看完了再放回去。同样,如果要栽赃他也很简单,丢一本在他家就够他喝一壶。

历史上,拥戴雍正上位的恩人,分别是隆科多,张廷玉,年羹尧。你说还有李卫,田文镜,这两个只不过是官员,雍正破格提拔起来做事的。

张廷玉是个职业秘书,没有实权,而隆科多,京畿卫戍,年羹尧,手握大军在外。最后张廷玉没有倒,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挂了。

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什么玉牒这些,都不是什么主要罪名,皇帝就是忌惮你而已。

封建王朝,终归就是一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至于你藏什么玩意儿,是不重要的。

相关推荐

​年轻的黄忠有多厉害

​年轻的黄忠有多厉害

100

年轻的黄忠有多厉害 黄忠是古代老当益壮的代表人物,60岁依然能领兵打战,并斩下敌方将领的首级。关羽曾不服黄忠,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黄...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

72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 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那在古代自称汉人就是因汉朝得名。所以不少小伙伴就好奇,为什么当年刘邦要定国号叫“汉”呢?其实其中的原...

​东吴为什么能立国这么久

​东吴为什么能立国这么久

177

东吴为什么能立国这么久 东汉末年,出现了三国鼎立局势,不过当时曹魏实力最强,蜀汉和东吴大部分时间都是结盟之势,共同抵抗魏国。不过蜀汉被灭后,为什么东吴还能坚持那么久...

​慈禧为什么爱穿花盆鞋?是为了掩饰一个缺点

​慈禧为什么爱穿花盆鞋?是为了掩饰一个缺点

197

慈禧为什么爱穿花盆鞋?是为了掩饰一个缺点 花盆鞋,是清朝时期宫廷女子们常穿的一种鞋子,虽然说功效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高跟鞋,但是穿起来和高跟鞋还是相差甚远,如果平衡能力...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101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190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很多人都熟悉王昌龄的一首《出塞》,里面有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龙城飞将”,说只要有这位龙城飞将在,便可以“不教胡马度阴山”,抵御...

​大明亡国实亡于张居正?究竟做了什么?

​大明亡国实亡于张居正?究竟做了什么?

112

大明亡国实亡于张居正?究竟做了什么? 一直以来,对于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从表面上看,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他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但是仔细一想,在...

​朱祁镇成功复位后,他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

​朱祁镇成功复位后,他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

117

朱祁镇成功复位后,他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 景泰八年,石亨、张軏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等英宗二次登基称帝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呢?其实夺门之变之所...

​徐妙锦为何拒绝当朱棣皇后?

​徐妙锦为何拒绝当朱棣皇后?

69

徐妙锦为何拒绝当朱棣皇后? “皇后”对于古代的女子们来说,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历史上有非常多的皇后,她们大多数出身高贵,但是也少有一些出身低微,凭借自己的努力,还有...

​吐蕃为什么不占领印度,却要和大唐打仗?

​吐蕃为什么不占领印度,却要和大唐打仗?

152

吐蕃为什么不占领印度,却要和大唐打仗? 很多人都知道,吐蕃是处于我国古代唐朝时期最为有名的一个国家,而吐蕃和大唐之间也不是一直都是和平的,有和亲,但也有战争,为的不过...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78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北上的路上,曾经在山西宁武关与明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那是一场恶战,明朝的守军仅仅几千人,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却有50万众。由...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

105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 官渡之战一共持续了一年四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佣兵相持,等曹操发动奇袭后这场战事就结束的很快。前期袁绍率领十万精兵,战马万匹...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什么意思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什么意思

177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什么意思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大家一定都有听说过,那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是怎样的吗?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其实“说曹操,曹操到”后...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166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人们常说“论功行赏”,古代的将领们在立了功之后,身为皇帝自然是要给他们一些封赏的,一方面是对他们的作为的肯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们的鼓励,...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宠爱韩嫣?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宠爱韩嫣?

138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宠爱韩嫣? 说起来,似乎西汉时期的皇帝,很多都有一个让人好奇的男宠,就算是汉武帝也不例外。与汉武帝有关系的这个男子明教韩嫣,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是性...

​康熙对蓝齐儿有多狠毒 最后结局如何

​康熙对蓝齐儿有多狠毒 最后结局如何

103

康熙对蓝齐儿有多狠毒 最后结局如何 说起蓝齐儿,这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虚构出来的任务,而历史上的原型则是固荣宪公主,其父亲是康熙皇帝,母亲则是容妃。蓝齐儿是康熙...

​乾隆眼中的无价之宝是什么

​乾隆眼中的无价之宝是什么

155

乾隆眼中的无价之宝是什么 说起清朝的乾隆皇帝,这是一位比较风雅的皇帝,酷爱写诗,一生中大约写了有4万多首诗。另外乾隆皇帝还是一位收藏夹,在他在位的60年时间里,还当了...

​汉献帝退位之后还没死,为什么刘备要为他发丧?

​汉献帝退位之后还没死,为什么刘备要为他发丧?

103

汉献帝退位之后还没死,为什么刘备要为他发丧? 东汉末期,汉献帝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最终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曹丕,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真实想让位,还是被曹丕胁迫,但是皇位终...

​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按照《隆中对》实行

​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按照《隆中对》实行

69

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按照《隆中对》实行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重要战略思路,但随着荆州失守,刘备病逝白帝城,诸葛亮一人也难以继续实行《隆中对》的原计划。所以此后...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127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公元1629年,袁崇焕以借兵的名义来到皮岛,当时毛文龙亲自迎接。不过言语间,毛文龙对袁崇焕的态度十分傲慢,此后袁崇焕设计将毛文龙拿下,还列举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