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郭圣通是东汉第一位皇后,史称光武郭皇后。刘秀称帝,郭圣通和阴丽华一起被封为贵人,虽然刘秀内心更喜欢阴丽华,但郭圣通背后还有强大的河北势力,所以刘秀只能先将郭圣通立为皇后。可能这对于郭皇后来说有些不太公平,但她的皇后之位注定做不长久,只要时机一到刘秀便会将她废除,重新立阴丽华为后。好在郭圣通的结局还算不错,获得了善终,其他朝代被废的皇后下场一般就没这么好了。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皇后被废,这是在宫斗戏中屡见不鲜的桥段,也是中国历史上并不新鲜的一幕。究其原因,要么是以色侍君,色衰而爱驰,要么就是母家失势,株连后宫。但是,有一个皇后被废,却是输给了爱情,输给了皇帝的一个承诺。

这个皇后,竟然还是一个强大王朝的开国皇后,她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更为奇特的是,这位皇后被废,下场却没有其她废后那么凄惨,除去名位受到了影响以外,不但没有被打入冷宫,受到的尊崇也没有减少。

刘秀能光复汉朝,与郭圣通母家真定王刘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当年,刘秀刚刚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阴丽华外出征战。他在河北与真定王结成联盟,而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就是作为双方的纽带,嫁给了刘秀。没想到,刘秀在短短几年时间,席卷全国,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理论上来说,阴丽华先进门,是发妻,也是刘秀从小仰慕的对象,应该是皇后。但在刘秀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陪伴他的是郭圣通,为他生儿育女的是郭圣通,帮他打天下的是郭圣通的母家。因此,经过再三权衡,郭圣通成为了东汉第一任皇后。

只不过,在刘秀心中,始终还记得当年说过的那句名言:娶妻当娶阴丽华!即便是在十六年之后,在郭圣通为他生了五个皇子一个公主之后,他依然废黜了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后。而且,刘秀还在诏书中措辞强烈地指责郭圣通: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这段话,没有说出郭圣通任何实质上的过错。因为事实上她也没有什么过错,但帽子却扣得很大。它将郭皇后比作吕后,既违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好好养育皇子,更不能安抚其它诸侯,完全不够资格母仪天下。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按理来说,郭圣通废黜后位,必定过得相当悲惨。要住进冷宫,自己的儿子要受到打击,母家更是会被连累。然而,奇特的一幕却发生了,刘秀和郭圣通,完全是一幅好合好散的画面,完全没有任何血腥残暴的行为。

首先,郭圣通虽然不是皇后,却也没有被废为庶人,更没有被打入冷宫。她的封号是中山太后,居住在北宫。光武帝还特意划拨常山郡给中山国,就是为了奉养郭太后。

其次,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早在东汉立国之初就谋反,当时光武帝没有介意,依然封郭圣通为后。此时,郭圣通跌下尊位,光武帝不但没有顺势将郭氏一族赶尽杀绝,反而是加封她的弟弟郭况为郭况阳安侯,从兄郭竞封为新郪侯,从弟郭匡封发干侯。

尤其是一场大病过后,光武帝担心自己百年之后,郭氏会被人欺负,便以身作则,要求百官多亲近郭氏一族,表明自己没有放弃他们,也让后世子孙不要放弃他们。所以汉明帝即位之后,也特别优待郭氏,跟自己的母家阴氏没有多大区别。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

再次,光武帝非常喜爱郭圣通的长子刘疆,一直当作继承人培养。但郭氏被废之后,太子的地位当然摇摇欲坠。刘疆谦恭聪慧,自知不能长久坐在太子宝座,多次提出让贤。最后隔了两年多的时间,光武帝才做出换太子的决定。刘疆的谦让,也终结了西汉以来废太子不得善终的悲剧命运,从此东汉的废太子都能够和谐生活。

哪怕是在郭圣通被废之后,她的母亲郭主去世,光武帝也率领百官亲自送葬。而且光武帝还命人将郭圣通早已去世的父亲郭昌陵墓迁到洛阳,与郭主合葬在一起。郭圣通去世的时候,光武帝更是亲选墓地,并命名为北陵。

这一切,在历朝历代的废后中,都是极其罕见的。除去郭氏本人并没有恶行,完全身不由己之外,这与光武帝的为人也不无关系。刘秀本来就不是暴虐的皇帝,他仁爱谦恭,不诛杀功臣,不祸害百姓,对于郭圣通,本身就有一份愧意。他是为了当年的诺言,不得不扶正阴丽华,也是为了报答辅佐之恩,不能太过亏待郭圣通。

相关推荐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司马师?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司马师?

56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司马师? 司马懿的众多儿子当中,司马师和司马昭最为出名,而且他们兄弟俩也是少有的,没有因为权力的归属问题最终打起来的,否则的话司马家族最终...

​陈平人品不好为什么刘邦还重用他?

​陈平人品不好为什么刘邦还重用他?

57

陈平人品不好为什么刘邦还重用他? “陈平盗嫂”这个词,即便不理解这段历史,但是看到这个词应该也能知道,这不是一个什么好词。的确,这个词说的是刘邦的一个谋士陈平,他在...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149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辕门射戟这个典故陌生。吕布靠自己精湛的箭术,平息了一场战争,不过纪灵明明占据兵力上的优势,难道仅凭吕布一人就能让纪...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斗得最狠?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斗得最狠?

117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斗得最狠?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膝下儿子有二十二个,这么多儿子在古代皇帝里面也算是不少了,然而历史上所记载的情况中,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

​王政君当了几次太后?最终是怎么死的被谁气死?

​王政君当了几次太后?最终是怎么死的被谁气死?

111

王政君当了几次太后?最终是怎么死的被谁气死? 历史上太后是非常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当过一次太后,像王政君这样,给好几个皇帝当过太后的,还真是不多见。王政君当太后的时候...

​刘邦只是个小混混,为什么能写出大风歌

​刘邦只是个小混混,为什么能写出大风歌

119

刘邦只是个小混混,为什么能写出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虽然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伟大的皇帝,但是他的出身并不高,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已,秦朝时期就一直都只是混日子,抓着农民起义...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

181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 婉容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后,不过当时大清已经岌岌可危,婉容嫁给溥仪很难收获好的结局,为什么她依然愿意出嫁呢?实际上婉容也并非自愿嫁给溥仪,她出嫁...

​武则天有多记仇 爷辈的账可以同孙子一起算

​武则天有多记仇 爷辈的账可以同孙子一起算

70

武则天有多记仇 爷辈的账可以同孙子一起算 唐高宗病重之时,他本想把摄理政务的大权交给武则天,但遭到郝处俊的反对,导致他和武则天结仇。等武则天称帝后,郝处俊已经去世,...

​如果夷陵之战诸葛亮出征,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夷陵之战诸葛亮出征,结果会怎么样?

160

如果夷陵之战诸葛亮出征,结果会怎么样? 蜀国与吴国之间的夷陵之战,作为刘备生前的最后一战,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最终自己病死在白帝城,将蜀国大业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人...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么?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么?

197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么? 甘罗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天才,最大成就年仅12岁就关拜上卿,相当于是丞相官职,不过12岁就成为一国之相,这真的可能么?甘罗是秦国著名大臣甘茂的孙子,据...

​诸葛亮去世后,曹魏为什么不发动灭蜀之战

​诸葛亮去世后,曹魏为什么不发动灭蜀之战

71

诸葛亮去世后,曹魏为什么不发动灭蜀之战 没有刘备和诸葛亮的蜀国,其战力要大打折扣。刘备的死已经让蜀汉元气大伤,后来又经历诸葛亮北伐失败,病死五丈原,此时的蜀国士气可...

​秦二世为什么要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除掉

​秦二世为什么要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除掉

110

秦二世为什么要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除掉 秦二世胡亥有比秦始皇更加残暴的一面,他继位后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除掉,行为异常冷血。根据史记记载,秦二世是在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

​吴三桂为何一定要杀死逃亡缅甸的永历帝?

​吴三桂为何一定要杀死逃亡缅甸的永历帝?

82

吴三桂为何一定要杀死逃亡缅甸的永历帝? 1673年,康熙皇帝撤藩,吴三桂世守云南的梦想算是完蛋了。于是便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开始造反了,史称三藩之乱。不过又由于吴三桂把...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

172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 张仪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他们两位都是师承鬼谷子,很多人都喜欢把张仪和苏秦放在一起比较,包括不少古籍都把张仪和苏秦列为合纵连横的对手。...

​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

​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

103

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 说到嘉庆也还是真的有太多的故事了,但是其实关于嘉庆的影视作品什么的极其稀少,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多人也都说了,那是因为嘉庆毫无作为,没有什么...

​清朝紫禁城怎样防火?

​清朝紫禁城怎样防火?

83

清朝紫禁城怎样防火? 对于古建筑来说,如何做好防火措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毕竟这是属于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实防火这件事在...

​李陵容如何从宫女变成太后的?

​李陵容如何从宫女变成太后的?

196

李陵容如何从宫女变成太后的? 历史上,李陵容是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孝武帝司马曜的母亲。不过据说李陵容长的不怎么好看,还有称她是东晋的“黑人皇后”,李陵容究竟长什么样...

​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63

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盛庸是明朝将领,靖难之役爆发后,盛庸代表中央军和朱棣对抗有四年之久,期间多次击败朱棣。但后来逐渐趋于下风,等朱棣大军攻入京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