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武力在三国属于什么水平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可以说是刘备的一大恩人,他曾在讨伐董卓,还有汜水关之战时帮助刘备渡过难关。但公孙瓒的经历就没刘备那么好了,公孙瓒生于贵族,全盛期是北方最强的割据诸侯之一。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便开始一蹶不振,而且失去部下的信任,最后兵败自焚。可能不少读者会对公孙瓒抱有一种好感,那这次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下公孙瓒的武力在三国中属于什么水平,大家也可以一起来讨论看看。
在汉末三分时代,乱世纷纭,征战不休,危机四伏,谁也不能保证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所以作为诸侯级别的枭雄,舞刀弄枪就不仅仅是麾下众将们的事,许多时候,作为主公,也必须会两下子,到了关键时刻也能够招架两下。

公孙瓒武力如何
诸侯级别的人物,还确实有不少能打的,比如说吕布,不仅是独霸一方的主公,还是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武艺绝伦,单挑两个“超级猛将”都不在话下,可谓天下无敌;再如江东孙策,号称“小霸王”,少年英勇,武艺高强,战斗力极强,横行江东所向披靡,战斗效率极高;即使是刘备,在桃园三兄弟中武艺最弱,但也是戎马一生,屡经战阵,和吕布、夏侯惇、张任等都曾阵前交手,马上厮杀,颇具勇力。
那么,作为雄据北平的公孙瓒,他的武艺又如何呢?咱们就通过他的武力展现来分析一下。公孙瓒总共经历过两场厮杀,但对手都非常强大:一个是天下第一勇士吕布,一个是“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

1.虎牢关之战
十八路诸侯讨董,兵进虎牢关,吕布奉董卓之命率领大军前来与十八路诸侯较量。吕布先是“无五合”刺死王匡麾下的“河内名将”方悦,再“手起一戟”干掉了上党太守张杨帐下的部将穆顺,北海孔融手下大将武安国抡锤迎战,“战到十余合”,被吕布一戟斩断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在十八路诸侯各个惊惧之际,为了鼓舞士气,公孙瓒亲自上阵,“挥槊亲战吕布”,但是实力差距确实太大,“战不数合”败下阵来,吕布追击,张飞斜刺里杀出来,截住吕布,救下公孙瓒。

2.磐河之战
公孙瓒为替自己的兄弟报仇,率兵讨伐袁绍,双方在磐河摆开战阵,隔桥对峙。“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率先挺枪出战,“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挺槊相迎,在桥边与文丑杀到一处,“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
公孙瓒的兵器是“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骑兵在马上冲锋时所使用的武器,用来对付敌方的重甲骑士,破甲效果比较好,长度比较长,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臂力。这说明公孙瓒是很有些力气的。
能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交锋数合,还能在文丑马前走过“十余合”,看来公孙瓒的战斗力并不算差。方悦号称是“河内名将”,在吕布马前也不过是“无五合”就丢了性命,公孙瓒支撑了数合,还能脱身逃命,武艺不会低于方悦;文丑能够与初出山的赵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完全可以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进入前十名的行列,属于“超级猛将”的范畴。以赵云为参照,赵云曾经在新野之战对敌曹将李典,“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拔马败走。这也说明公孙瓒的武力值接近于李典。

公孙瓒实力分析
类似的战例还有徐州之战时,张飞“斗无十合”大喝一声刺死纪灵。虽然文丑武力值当低于张飞,但公孙瓒能够“战不到十余合”保住一条性命逃脱,武力值也应接近于纪灵,更胜于“战不十合”被张飞生擒的严颜。
通过以上战例可以判断:公孙瓒的战斗力略低于李典、纪灵,而高于严颜、方悦,他的武力值应与刘备、于禁等人相当。
作为雄镇北平,力拒匈奴不敢冒犯的一方诸侯,公孙瓒这个人对朋友关心,乐于扶持,多次为刘备撑腰,他没有什么架子,对底层士卒也从来不以身位低微而蔑视,他很欣赏关羽和张飞,为他们担任马弓手和步弓手而鸣不平,“如此可谓埋没英雄”。公孙瓒性情刚硬,宁折不弯,不愿意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委屈别人,宁可自杀也决不肯认怂投降,导致他举火自焚,一败而殁。
总的来说,公孙瓒是个勇士,是个好人,是个坚强刚直的“大哥”,但他忠厚率真,过分刚硬。只能做割据一方的诸侯,没有雄霸天下的才能。
标签:
78
战国七雄谁最先称王 各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谁 我们知道,战国七雄的原身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因此在称呼上面必然是有着很严格的称谓的,“王”这个字不能随便用,否则就是有不...
123
秦始皇错过立太子最佳时期,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生前遗诏是要立长子扶苏为皇太子,但赵高和李斯却合谋篡改遗诏,要扶持秦二世继位,还设计逼死了扶苏。实际上秦始皇最后立...
152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为何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一直不高? 说起汉朝皇帝,可能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甚至还有建立蜀汉的刘备。相比之下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要...
133
窦太后和汉武帝有什么矛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
167
秦昭襄王杀白起后悔吗?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昭襄王杀这个白起的事情,那么有人问了,这个秦昭襄王为什么非要杀这个白起呢?这个秦昭襄王杀白起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
135
八旗清军的入关对中华汉文明有着什么影响? 清兵入关指的是在明朝崇祯17年,满洲的八旗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进入到了山海关之内,最终击败了李自成,攻占了京师,也...
91
郑庄公和武姜关系如何? 春秋五霸之一的郑庄公,和他母亲武姜之间曾发生过一段令人动情的故事。武姜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寤生和次子共叔段,不过武姜更加宠爱共叔段,还曾请求...
107
陈璧君为何不认罪 为何宁死不屈 说到汪精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人和我的近代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一生从到位可谓是泾渭分明,年轻时,他满脑子都是热血,公然刺杀...
90
董鄂妃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董鄂妃是清朝时期顺指皇帝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入宫之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皇贵妃,同时也是清朝第一位皇贵妃,而董小宛是明朝末期“秦淮八...
136
东吴孙氏宗亲有哪些厉害将领?有一位曾击败关羽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的知名度明显不如曹魏和蜀汉,也就知道周瑜、陆逊、吕蒙、甘宁能够排至前列。其实东吴也出过很多厉害的宗亲...
53
西晋灭亡的时候司马家族有多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西晋这个王朝,完全就是司马家族,在司马懿篡位之后,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名晋朝。不得不说,虽然司马家族...
137
五子良将中,最得曹操重用的人是谁 陈寿在撰写魏书时有写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人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称为五子良将。虽然五子良将...
162
五丈原之战是诸葛亮和谁的战争 最后谁赢了 说到这个“五丈原之战”,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如果经常关注三国的话,在三国演义里面这场战役可以说是诸葛亮的最后一场,因为这...
128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能够开国立唐,李世民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李渊也深知李世民的功绩要大于李建...
126
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原本的确是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因为秦国需要他,但是面对人生当中那个重大抉择的时候,李斯还是选错了。...
87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
151
崇祯为什么不愿逃往南方? 崇祯皇帝即位后,虽然很想挽回明朝日益衰落的局势,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眼看起义军要攻入京城,崇祯也来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自己的妃嫔以及皇后...
171
宋朝皇帝龙袍为什么是红色 与五德始终说有关 不同朝代,皇帝龙袍的颜色也会不同,例如清朝龙袍是黄色,而宋朝是红色,那当时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呢?这里面的讲究可...
55
三国时期天下一共有几州?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朝换代,立魏国。一年后,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是为延续汉室血脉,孙权虽然称帝慢了几年,但他自称吴...
115
李煜和陈叔宝都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李煜受到同情? 亡国之君的命运一般来说都不太好,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灭亡了,任谁心里恐怕都不会好受吧。而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