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丁忧是什么意思 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古代丁忧是什么意思
为关注的网友们详解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和古代丁忧是什么意思方面的讲解,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我国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有一句诗较为有名,这句如下:“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此诗透露出了无限的悲凉,诗句中其他字眼很好理解,但这“丁忧”二字,许多人对其是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
什么是“丁忧”?“丁忧”就是古时人们去给已逝去的父母居丧守制,那么,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这其中学问还挺大的。
“丁忧”一词从何时存在?为谁所创?
何人首创“丁忧”,史书上也无从得知。但“丁忧”这一词从古时就有了,且存在时间已然不短,在《宋史•礼志》中有言:“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
又诏:“川陕、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既受代而丧制未毕者,许其终制。”
“丁忧”二字从字面上来看,可理解为人丁忧伤。
父亲或母亲离世,子女必然是会忧伤痛苦的,即使到了现在,子女也会为父母忧伤痛苦,可却不曾提“丁忧”二字,可见“丁忧”不能全以现代的角度来作解释。
“丁忧”既是古时所存在的,自然就有其特定的礼法制度。《尔雅•释诂》中有言:“丁,当也。”
有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二者合起的意思便是“遇到居丧”。
古人注重礼法,讲究“百善孝为先”,父亲或母亲去世,作为儿子必须吃穿住行都在父母坟前,不洗澡、不更衣、不得饮酒食肉、夫妻不可同房,不可有任何娱乐活动,为父母守孝三年。
即使是在朝为官,也是不管官居何职,都必须在得知父母丧事的那天起,辞官去往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
丁忧”守孝三年到底是从哪朝哪代开始实行的礼制呢?
有学者认为是儒家先驱孔子所提出的,但由于此礼法过于严苛,以至于在整个春秋战国至秦及汉初,除了孔子弟子子贡曾为孔子守丧三年外,并无一例守满三年者。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居丧守制提出强制性的规范,但并未强制规定必须守满三年。
隋唐时期,居丧守制开始全面法律化,到了宋朝,宋高宗在《起复诏》中称“三年之丧,古今之通礼也”,将其归为自古就有之的礼法。
居丧守制到了明清时期有了大变革,大清律规定:“凡居父母及夫丧而身嫁娶者,杖一百。若男子居丧娶妾,妻女嫁人为妾者,各减二等……若居祖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姊丧而嫁娶者,杖八十。”
使得这一礼制更加详细法律化,每当一事物达到最高点后,皆会开始走下坡路而慢慢消逝不见,故而到了今天,莫说是知道这一法制,就连“丁忧”二字也有不少人未曾听过。
既然说起“丁忧”,那必然得说一下古代的守孝制度。
为父母守孝需要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为何需要三年呢?
有一说是母亲怀孕至生下孩子需要一年,孩子出生后还要由父母抱两年才能离开襁褓,故而当父母离世后,孩子必须为父母守孝三年来尝还父母辛苦付出的那三年。
守孝期间有相当严苛的生活要求,除上文所说那些外,还不得去拜访亲友。
汉朝推行察举制度,在那时守丧者不得被举荐出仕;隋唐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在那时守丧者不得进京应考。
在朝官员则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上称为“丁忧”。
实际上,守孝三年只是古人对于孝的理想化状态,我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国家重礼重制度,在想表现孝的同时,却把它过于制度化了,从而也失去了其原来的味道。
光是丧服都有好多规矩,在《仪礼•丧服》中所规定的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细麻五个等级,根据服丧人的男女、嫡庶、地位等级来划分穿什么衣服。
按血缘关系来划分服丧守孝的轻重等级,以尊礼为由而完善居丧制度,其实质则都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度。
有一句话叫“忠孝两难全”,当国家因为特殊情况必须要招“丁忧”的人时,称之为“夺情”。
实际上,丁忧夺情存在的时间非常长,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复杂,兄弟姐妹皆可“丁忧”,唐文化多元,故而“丁忧”观念不是很浓,宋开始兴盛,元明清继续发展。
“夺情”当中(Z-Z)斗争也风云涌动,宋神宗的“李定匿丧”、宋理宗的“史嵩之起复”都是因为“丁忧制度”而发生。
君主会强行“夺情”对自己朝廷有帮助的人员,而“丁忧”之人也不免会被其政敌所打压,破坏“夺情”让其继续“丁忧”。
说起“夺情”,就不得不提一提张居正了,他为明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他改变了明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
万历五年,其父去世,张居正本应辞官回家为父“丁忧”,但他继续在朝为官,此时他深得皇帝喜爱,也刚刚掌权,皇帝正是需要这样一位贤臣来辅佐自己。
而且张居正与其父关系不合,他也不想放弃这已经到手的权利。
起初,有不少官员上谏说他不守礼法,实乃不孝,但无任何影响,后面皇帝直接下令,不允再提此事,若再提则当堂痛打。
这是非常成功的“夺情”了,自此也开启了张居正的官场沉浮路。
中国文化本就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光是居丧守制要遵守的礼法规矩就十分繁琐了。
古时的“丁忧”在当时来看,都十分难遵守,各条件过于苛刻,故而到了今日,该制度已然无存。
上述分享的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和古代丁忧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