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寿衣的女孩,恐怖吗?
一直以来,死亡总是大家讳莫如深的话题。
所以和死亡沾边的事情和工作,也总是被视为不吉利的存在。
但总有一些人,敢于击破世俗的眼光,遵从自己的内心,把别人眼中晦气的工作,当成了自己追逐的事业。
95后女孩任赛男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看起来很体面的CBD白领工作,而是从事了一份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的工作——寿衣模特。
寿衣模特,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寿衣穿在身上给客户展示。
寿衣也是很多样的,汉服、旗袍,很多款式,应有尽有。
穿起来和普通人的衣服没什么两样。
但一开始,她还是感觉恐怖和不适应,不太敢看产品,也不敢试穿。
和大多数人一样,想着如果把寿衣穿在身上,会不会不太吉利。
回去后和妈妈一说,妈妈也表示反对,不理解她一个小姑娘,做这样的工作干什么,希望她赶快辞掉。
但是随着自己对这个行业认知的加深,心里的恐惧慢慢消散。
在网店的评论里,大家也都在鼓励她肯定她,还会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有个客户曾定了一件年轻款的女装,那是给他29岁的女儿准备的,因为她病情恶化了,医生让他早做打算。
过了几天,客户发来了一张照片,那是女儿穿着这件衣服在医院走廊里照的。
女儿没有悲伤,脸上带着微笑。
她也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客人带去了安慰,挺值得的。
还有一次,郑州的一个女孩,想为病重的母亲提前准备她喜欢款式的寿衣,又怕母亲看到寿衣难以承受,于是她和任赛男约好,如果那一天到来,就让任赛男给她送去。
很悲伤,这一天比预想中来得要快,任赛男陪着这位初次见面的姑娘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力所能及的帮助客人做些事,在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让她觉得特别充实温暖。
不仅是做寿衣模特,平时她也会开发一些寿衣款式。
发出来后,颠覆了很多人对寿衣的认知,收获了不少赞叹。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看到喜欢的寿衣和寿盒,还会开玩笑式的让老板帮忙留一下。
赛男表示,选择这个行业就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不支持,以前的同学朋友也带着偏见疏远了,但她会一直做下去。
对她来说,寿衣更像是一件礼服“希望它们能给人们在生命最后送去安慰。”
对于很多人的质疑和不解,她说“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人们和世界的最后告别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
北京市密云区殡仪馆首位女入殓师李慧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12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入殓师。
当她第一次触摸到死者冰凉的脸时,心里难免有些害怕。
但是她就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想象着这是咱们自己家的亲人,如果这是自己的爷爷姥爷,你还会怕吗?
家里人开始都不理解她,但是她一直特别坚持。
她说起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有一件就是帮助一个因为车祸去世的女孩整容。
女孩才18岁,刚刚高考完,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不幸遭遇了车祸。
身体支离破碎,面部也受了创伤,家人都无法接受。
她和师傅一起工作了三个多小时,帮助女孩做面部身体的重组,给女孩子化了妆。
女孩的母亲对此非常感激。
她说,比起那些阴暗的词汇,她更希望殡仪馆是个“笑中带泪”的离别场,有人安详地离开,有人笑着缅怀。
另一位入殓师小游则是因为看了电影《入殓师》而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印象很深的是有个11岁左右因病去世的女孩子,疾病的折磨让她整个人显得比较臃肿。
家属给女孩准备了一些生前喜欢的玩具、书,她们就按照家属的要求放在了棺木里。
然后再给女孩做化妆上的调整,让她看起来体面一些。
入殓师要做的工作很多,清洁消毒、缝合、填充、整容、化妆,都是需要专业技能支撑的,不是说只是胆子大就可以。
做这份职业不可避免的就是会失去一些朋友,因为他们会对这份职业有恐惧心理。
她也很理解这种心态,所以提起工作时,总是隐晦的表达。
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敬业、热爱、包容、坚持...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为了把喜爱的事情做到极致。
她们身体力行,让更多人平和的接纳死亡。其实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本不该忌讳。
只有了解并接纳了死亡,才能更好地领悟活着的意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