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七,全歼乌军!俄坦克手: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时事热点头条说#
在俄乌战场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一支乌军坦克装甲小队,一共八辆车,领头的是一辆坦克,后面跟着七辆装甲车,在乌东平原上纵列行进,目标是攻击俄军阵地。在俄军无人机空中侦察,发现乌军车队后,附近正好有一辆俄军坦克。
一般来说,指挥官应该下命令,让这一辆坦克赶紧撤退,以避免被乌军八打一,防止被围歼。但俄军指挥官不同,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前去阻击乌军!”这个命令问题也不大,只是说“阻击乌军”,打不过的话,那你就跑嘛,不必死拼。
接到命令后,俄军坦克手就奉命阻击。战场上的情况是,俄军坦克潜伏在一片树林之中,而乌军车队行进在平原上。乌军的车队完全暴露在俄军的无人机视野之中,没有任何掩体,但俄军坦克隐藏在树林里。乌在明,俄在暗,俄军坦克率先开火,一炮就带走了乌军一辆装甲车。
干掉一辆之后,俄军坦克迅速调换位置,继续给乌军装甲车开火。为什么要打装甲车,不打领头的第一辆坦克呢?这是因为,装甲车比较脆弱,更容易摧毁,而领头的坦克安装了反应装甲,防御能力很强。先抓住几个软柿子,往死里打。乌军受到攻击后,惊慌失措,开始掉头,寻找俄军坦克位置。
但是,俄军坦克在树林里,不好观察,而且,还不断地变换位置,不断炮击。双方一番交手后,乌军就落在了下风,好几辆装甲车都被打爆了。等乌军准备撤退时,已经来不及了,俄军坦克对着乌军装甲车的屁股打。最终,乌军整个车队,只有一辆坦克逃走,七辆装甲车都被摧毁,损失惨重。
为什么俄军坦克能够一打七呢?它有两大优势:一是,树林提供了掩护。二是,无人机充当了俄军坦克的眼睛。这个乌军车队没有防空系统,无法击落空中的俄军无人机。在无人机的帮助下,俄军坦克不仅可以清晰地看清乌军车队的位置,还能精准锁定。如果炮弹打偏了,无人机还能提供方位修正。别看俄军只有一架无人机和一辆坦克,却是“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
乌军这边就比较惨了,是纯粹的地面坦克装甲纵队,对付步兵还行,可要对付无人机就没办法了,只能被动挨打。
这一次小规模战斗,让一林想起,在对印反击战期间的孤胆英雄“庞国兴”。他与另外3名解放军战士,组成一个4人战斗小组。在遇到印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时,他们四个人组成两人一组,前后包抄,摧毁了印度的一个大炮阵地,打得印军落荒而逃。印军一逃,庞国兴他们就追。追击的过程中,一名战士还跑丢了,就只剩下3个人了。他们三个人继续追击,一路击毙7名印军士兵,缴获大炮、电台、汽车以及推土机,满载而归。事后才知道,他们三个人竟然追着印军一个营打,把印军一个300人的炮兵营给打得狼狈不堪。
在庆功宴上,那一年,庞国兴才22岁,年轻气盛的他喊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竟胆敢向我还击!”
后来,庞国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夸赞道:“有时候口出狂言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嘛,我可是对你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记忆犹新呦。”
只是,三年后,庞国兴在训练新兵时,新兵过于紧张,手榴弹脱落,为了保护周围的战士,他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英勇牺牲,真是天妒英雄,时年仅25岁。
一林视频更新了,中美谍战风云,究竟鹿死谁手?@一林观察,以后视频都更在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