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沈阳之于洪区
于洪1964年建区,是沈阳市九个主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49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107.3万人。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门户枢纽、沈阳市融入“一带一路”和中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于洪致力发展门户枢纽物流产业,智能装备(基础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服务业,先后获批成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示范物流园区和沈阳跨境电商先导区。
于洪积极融入国际大通道体系,是“一带一路”东通道、中俄经济走廊、全国“十横十纵”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和东北地区重要的门户枢纽,沈阳经济区的客运中心、货运中心。依托已形成的公、铁、海、空立体交通体系,打造以枢纽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研发、制造、服务、贸易等资源,构建集商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于一体的全球供应链枢纽。
于洪是关东文化的启承点和清文化的起源点之一,历史文化厚重,永安古桥、蒲河御路、新乐遗址、青铜短剑等文物古迹,锡伯民间故事、钟氏刻瓷、回族龙狮舞、朝鲜舞蹈等美韵传颂。
永安古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全长37米,路面宽8.9米 ,桥头宽12米,为清朝各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
蒲河御路是清代京城至沈阳的陆上交通大通道,由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进兵辽西和关内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故称大御路,也称京奉大御路。
新乐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是沈阳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
边台是锡伯族西迁戍边的起始点和集结点之一,满族和锡伯族兄弟在这里和谐相处,满族和锡伯族文化相映成趣,古典历史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浑河晚渡是盛京八景之一,当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大地,在暮色苍茫之中,飞鸟盘桓在树丛之外,红日坠山,新月初升,银波碎影,轻舟似箭……
夹路风尘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 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 -----康熙
政务环境
建立“亲、清”政商关系,依托“多规合一”平台,优化和完善项目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联评联审、集中审图、区域环评、区域能评。
市场环境
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扶持和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强化服务定位,维护市场契约、行业规范和行业秩序。
社会环境
建立符合国际营商环境发展方向的社会体系,发展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提升品位和品质,树立社会生活共同体理念,为市场主体提供安全、安定、安心的社会环境。
开放环境
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创新贸易惯例和服务体制,接轨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探索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推行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
区位优势
铁 路
于洪是中国东北“丁”字型铁路结构与全国铁路网的主要链接节点,拥有京沈、沈山、秦沈、沈西等高等级铁路和占地面积3003亩的全国一级铁路货运中心—蒲河站。
公 路
于洪是中国东北与全国公路交通体系的必经节点,沈大、京沈、沈彰等高速公路和 101、102、304 等国道半数以上的城市出入口均在区内。城市二环、三环、四环贯穿全境,地铁一、二、九、十号线联通沈阳主要发展区域和全市各大商圈。
空 港
于洪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空港功能延伸区,通过功能延伸实现与全国和世界各大空港的互联互通;区内具备通航资格和条件的全胜机场可实现空港资源共享。
海 港
于洪是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等海港的陆港功能延伸区,通过中国北方重要海港的功能延伸实现与世界各大海港的无缝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