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露:高考押题骗局
我是霍渊博,一名17年教龄的高中数学老教师。我会持续向你分享:高中数学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误区,以及我17年来归纳总结的考试提分方法。
高考押题骗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关注我的同学和家长就知道,我在每年高考前都会和大家聊聊押题这件事。
大家也都看到,每年到了快要高考的时候,各种押题卷就到处满天飞。
我发现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高三家长,找来几十套押题卷让孩子拼命做题和背题。
甚至有家长不惜花几万块钱天价,买所谓的高考原题密押卷。
也有很多好奇的同学和家长会问我:高考押题卷真的能押中吗?那些所谓押中了多少题是真是假?押题卷到底有没有用?
但凡一位有良心的教师,当同学和家长出于信任问你这些问题的时候,在我看来有必要也有责任和大家说清楚教育行业内关于押题的真相。
当然,这些真相不免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这篇文章可能会受到一些恶意攻击。
对此我也不惧怕,我只是真相的陈述者,您可以攻击我,但您无法击破真相。
这些押题卷真的能押中高考原题吗?还是欺诈骗人?故弄玄虚?
在这里,我以17年教龄老教师的身份,我完全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押题,是每年高考前最大的骗局和噱头。
市面上的押题骗局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属于“间接诈骗”,一种是属于“直接诈骗”。
先和大家聊聊“间接诈骗”的这种押题骗局。
其实市面上的大部分押题卷都属于这种间接欺骗。
为什么说是“间接”呢?
因为这些押题卷它就不是为了让你提高成绩而出的。
说白了它就不是为了你这一届的高考生,而是为了在下一届招生的时候,可以大肆宣扬自己押中了多少题,有话题去吹嘘自己有多厉害。
怎么吹嘘呢?他们在高考结束后,就会趁着这个暑假大肆宣扬:
“你看今年高考我又押中了多少多少题!”
“你看我押的这道题,它和高考题一模一样!”
“不一样?那是因为你看不懂,它就是一个类型的!”
“你仔细看看,我押的题和高考题是不是一个类型?”
“你看这道立体几何,我押高考会考二面角吧?”
“你看我只要押了,高考的确就考了,我是不是很厉害呀?”
上面这些话,就是他们每年欺诈骗人的惯用话术,他们每年都是这样去忽悠人的。
我教书教了17年,见过太多了。
这些话术,就是一些没有底线的营销手段。
那些宣扬自己押中了第几题、吹嘘自己押中了多少题的人,随便找个有良心的老师来看他的押题卷都知道,没有哪道题能谈得上押中。
有些时候我真觉得他们这些话挺欺负人的,完全就在欺负成绩不好的同学看不懂题,难以辨别所谓押题卷的真假。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拿押题卷给学校老师看,他们那些所谓的押中,最多只谈得上是同一种类似题型,而绝不是押中同一道题。
并且,押题的人为了提高类似题型出现的概率,一套押题卷里往往会出5张甚至10张试卷。
就比如全国卷的考生,一张试卷23道题,10张试卷就是230道题。
他们所谓的“押中了多少一模一样的题”,其实也就是在230道题目中的极少题押中了同一种类似题型,而不是押中了同一道题。
这种说法,说到底就是在忽悠人。
首先这10张试卷230道题你绝对背不下,即使你真的完整背下了这230道题,那有用吗?
很多考生在模拟考就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平时你会做的题,到考场上题稍微变化一下你就不会做了。
所以即使你背下这230道题,但你只是背下了题目和答案,到了高考题稍微变化一下你就不会做了。
这根本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到头来你还是没有掌握解题思维和方法步骤。
说白了,这完全是瞎折腾浪费时间,只会给你的备考造成更多负担。
而且,只是在230道题目中的极少题押中了同一种类似题型,这能叫押中吗?
如果这也叫押中,那在我的课程体系里,高考数学所有考点会出的所有题型,以及所有题型的解题思维和方法步骤,我都已经全部给你归纳总结好了,那是不是高考数学150分的试卷,除了每年的创新题型,我完全也可以说我押中了130甚至140多分?
当然,如果押中一些类似题型已经很不错了。
更有甚者,就连题型都不一样,解题思维和方法步骤都完全不一样,仅仅是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同一个公式,他也会说自己押中了。
那些号称押中“一模一样”高考题的人,你会发现如果他真的无底线的说自己押中了,你永远辩不赢他。
你和他说不是同一道题,他会告诉你类型是一样的。
你证明了类型不一样,他会告诉你有些思路步骤是一样的。
你发现很多步骤都不一样,他会告诉你里面有个公式是一样的。
试问,涉及到同一个公式的题没有几万道也有几千道,那岂不是随便拿一道题来都可以说自己押中了?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你知道高考命题组是怎么出题的吗?
我们国家每年会筛选一批大学教授和高中特级教师来进行高考命题,可以说命题组成员全部都是我们国家最顶尖的教师。
为什么要找这样的一群命题人来命题呢?
就是为了防止“撞题”。
高中命题组的整个命题机制都是“反押题”的,市面上所有题都会被严谨排查,任何一道题只要有50%相似度都会直接毙掉,严格杜绝高考卷出现任何“撞题”情况。
一大群命题人在非常严格的命题组卷机制下,经过反复研究商榷,耗费1000多小时出的高考试卷,你说你押中了原题那太忽悠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高考命题组还会出另一套“备用卷”。
如果在后续的不断排查中出现相似题,发现有疑似泄露的情况,在经过更加严密的排查后,还会考虑是否使用高考备用卷。
在这样一层层非常严格的命题机制下,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漏洞可钻。
接下来,我再简单聊聊“直接诈骗”的这种押题骗局。
这种骗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价押题”,还有一些所谓的“高考原题泄露”。
这种押题骗局其实很容易识别,他们往往打着一些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幌子,常见的比如:“特殊人脉内部关系”、“某名师绝密押题”、“某重点高中内部泄题”、“某命题人泄露原题”、“黑客破解高考原题”、“大数据押题分析技术”、“人工智能AI算法押题”、“区块链新型押题技术”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种显而易见的骗局,但为什么还总是有人被骗呢?
就是因为有些人一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内心充满对高分的强烈渴望,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自然就会被骗子们抓住尾巴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往往把营销做得非常好,很容易就把人套路了。
各种看起来高大上的网站,什么重点名校的任教老师,各种高中特级教师,很多所谓的名师照片,乍一看很难识别真假。
他们会宣传是名师们半年来熬夜搞出来的押题,宣传他们有特殊的人脉内部关系,宣传他们可以在内部搞到原题,宣传今年高考就考他们这些题目,宣传他们掌握了最新的大数据押题分析技术。
还有什么人工智能AI算法押题,什么区块链等等高大上的东西来证明,甚至还有什么黑客破解高考原题。
他们还会天天发一些心灵鸡汤,让人相信他们的押题卷,对高考产生盲目的自信。
他们还会说,怕被发现泄漏原题,只敢卖最后几小时,今年只敢卖30套等等,再不买就买不到了。
一旦你忍不住内心的骚动开始咨询,他们会承诺押不中就退款,不是原题一律退款,消除你心中最后的一点怀疑。
当骗子成功骗到钱后,如果真的没押中呢?退钱?
他们早就跑了,哪里还会给退钱呢?你高考后再也找不到他们。
到了第二年,故技重施,重新包装又继续骗人。
到这里,关于押题骗局的真相我已经全部聊完了。
我的建议啊,大家根本没必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这些所谓的押题卷,我已经帮你研究过了,这些东西真的没啥用。
不但没用,反而有害。有哪些害处呢?
第一个害处,浪费时间。
高考前的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你浪费时间在各种所谓的押题卷上根本不值得。
你完全可以梳理一遍自己整理的错题本,看哪些题是自己容易出错的,哪些题是自己容易没思路的,哪些题是还没有掌握不会做的。
你在最后阶段最该做的事,是努力“把错的变成对的”。
并且你可以根据高考各考点来查缺补漏,认真梳理一遍每个考点对应的每种题型,把每种题型对应的解题思维和方法步骤都过一遍。
从考点题型的角度看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然后针对性找一些题来训练巩固,做好最后阶段的查缺补漏。
第二个害处,造成恐慌。
简单来说,一个科目10张押题卷,六个科目就是60张押题卷。这60张试卷你让孩子在高考前拼命做题和背题,这完全是在给孩子增添压力。
60张试卷,需要多强大的记忆力才能背下来呢?
距离高考一天天越来越近,一旦孩子做不完试卷,也背不下来,那么孩子心里越来越恐慌,还怎么上考场呢?
第三个害处,考场紧张。
试想,如果在考前好不容易做完了押题卷,完整背下了200多道题,但其实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还是会和模拟考一样,平时你会做的题,到考场上题稍微变化一下你就不会做了。
那等上了考场,心里本来以为自己十拿九稳了。
结果拿到真正的高考题才发现,虽然有几道类似题,但毕竟和原题不一样啊,这下就开始紧张了。
这时候你试着去解这些类似题,如果解出来心里松一口气。
但如果这些类似题你按照押题卷上的步骤做不出来,就更加慌了,大脑一片空白,之前所掌握的都想不起来了。
这样一来,别说超常发挥,原本的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了。
你说,这样备考能行吗?
真正有效的备考是什么样的呢?
我经常说的,要以不变应万变。
你只要掌握了高考数学所有考点题型的解题思维和方法步骤,那无论高考它怎么出题,你都会做。
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
还是那句话,学习奋斗一定要踏踏实实,别浪费时间瞎折腾。
所谓的“押中多少题”、“秒杀整张试卷”这些骗人把戏每年都有,看看热闹就行了,千万别当真。
最后,祝福大家高考圆满,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