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充满了小人物的辛酸
陈佩斯是中国的喜剧大师。在喜剧表演形式上,我觉得陈佩斯更纯粹和高雅,而赵本山的所谓喜剧则低俗得多。这也是我一直喜欢陈佩斯的原因。如果不是当年被央视打压,陈佩斯如今所能取得的关注和成功可能大得多。可惜啊,成就了小人!
陈佩斯的喜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品、电视剧、电影、话剧、甚至生活中也透着喜剧的智慧。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和回味一下陈佩斯所主演的电影,重新领略一下陈氏喜剧给我们带来过的欢乐!
《瞧这一家子》
影片以轻喜剧的形式诙谐地讲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酸甜苦辣,陈佩斯在片中演的嘉奇是一个本质不坏,有点好吃懒做的人,有很明显的市民色彩,傻乎乎的又有几分可爱。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影片是陈佩斯和陈强父子两人的第一次合作,此后父子倆合作了多部电影。“陈小二”也渐渐为广大观众所熟悉了。
《父与子》
陈佩斯和他爸主演的经典喜剧。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为了大学的梦想而奋斗!“二子“片中那经典的头悬梁的镜头至今还时不时出现在脑海里,让人会心一笑。这可比卧薪尝胆的典故来历印象深刻多了。这部电影也是他们父子倆主要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下图中有陈强参加“碰头会”剧照。
《二子开店》
继续上集,该片讲述了二子高考没有考上,个体户干的也辛苦,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没什么,照样活得好好的,生活很美好。从这部电影看出来陈佩斯的电影很生活化,喜剧来源于生活。他的电影真实的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特征。生活有苦也有甜,你不放弃生活,生活就不会放弃你!
《傻冒经理》
“二子”当上了经理,想领着大伙儿好好奔一奔,可是他办事认真,不愿为住店客人开假发票,传统的人生观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太大,致使他四处碰壁。“二子”的正直在该片中得到反应,仅仅开发票这种小事,“二子”也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何尝不是陈佩斯的人格反映,也是陈大师的魅力所在。
《父子老爷车》
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诚实的儿子父子俩开店不成,只得关门。老奎不甘失败,花了二千多块钱买了一辆四十年代的“老奔驰”,决心从头干起,从而引出了一个个笑料。不错的一部影片,但可惜的是,百度也仅仅是简单的一点介绍,倒是一些烂得不能再烂的电影,介绍得那个详细啊!
《爷儿俩开歌厅》
介绍完“天生我材”系列的四部之后,这是系列的最后一部。该片讲述了老奎和二子爷儿俩从深圳淘金归来,开了家《你乐》卡拉OK歌厅而展开的故事。父子两为女人打起来了,结果被毒蝎女人骗走歌厅,陈强和儿子打架那句“大学考不上,旅店黄了……”宣告这系列完结。而这一系列,留给我们不仅仅是无数的欢笑,它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多人生的写照。
《少爷的磨难》
根据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磨难》改编。故事发生在1915年的上海。金福少爷继承了父亲的百万遗产后不久,突然破产,从此一落千丈成了穷光蛋。他异想天开,想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巨额保险赔偿金,来报答曾在危难中帮助他的未婚妻莲花和管家王哲。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他终于明白了金钱并不等于幸福和快乐。影片整体风格有点闹,比不上陈佩斯和陈强的父子系列来到自然和温暖。
《京都球侠》
陈佩斯并非主演,但其在影片中的喜剧表演让悲剧的影片多了不少喜感,也让观众感到了丝丝温情。好片!凭借本片,陈佩斯获得了1988年获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太后吉祥》
陈佩斯喜剧电影的巅峰作品。虽然剧情属于胡编乱造,但陈佩斯的喜剧天赋在剧中展露无遗,表演自然贴切。很多场景让人不禁捧腹。
陈氏的喜剧靠的是戏剧巧合下的各种冲突,加上肢体语言和一些喜剧语言形式完成整个喜剧效果的构造。而不像赵本山似的低俗段子手的表演方式。这也是为什么陈佩斯被广大观众所喜欢所尊敬的原因。也只有像陈佩斯这样的喜剧大师才能称得上“德艺双馨”,才是真正的人民的艺术家!
喜欢请打赏、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