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约成立的时间(华约现在还存在吗)
华约成立的时间:
《华约》成立的时间是1955年5月14日,意义是标志着苏美双方的冷战正式开始华约建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华约现在还存在吗?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在苏联解体之后也都纷纷资本主义化了,华约已经不复存在了。
华约:那个敢硬刚北约的军事集团,在1991年正式解散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有关世界和平的搞笑图片,其生动形象的演绎引发了很多人讨论。这个图片大概意思是:最快实现世界和平的办法,就是把美国从地图上抹去。
有人统计过,在美国成立后的243年里,它只有16年没有在打仗。
这个国家先后被动或主动地发动过200场战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
而它领导的北约也不遑多让,后者在新世纪多次发动大规模战争,已经成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美军
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北约的军事实力威压全球、难逢敌手,它们当初为何要结盟,这个组织究竟要对抗谁?
其实这些国家会联合在一起是有历史原因的,它们曾经的对手是另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华约。
后者曾经让北约加盟国深深恐惧,甚至今时今日欧美对它还有PTSD。
那么,曾经烜赫一时的华约到底有多强?
华约
华约的成立
1981年9月4日,在波罗的海沿岸正在发生一场军事演习,参演的军队分为红蓝两方进行对抗。
在八天的演习里,炮兵、装甲兵、导弹部队、海军舰队、航空兵部队轮番上阵。整场演习前后有50万名军人参与,震惊了全世界。
演习的组织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华约,其目的是为了展现军事实力,震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
后者在1949年4月成立,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这个公约中明确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都是对北约的整体攻击,各个成员国必须参与反击。而这个联盟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为了遏制苏联的崛起。
苏联在二战获胜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严重威胁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欧洲各国也害怕苏联强势崛起后发动战争,因此与美国一拍即合。
事实上,对抗苏联仅仅是北约成立的一个目的。在美国政府的计划里,这个组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控制西欧诸国。他们的如意算盘后来真的打响了,时至今日欧洲还被美利坚玩弄于鼓掌之间。
北约成立后,对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抗,它就拉着东欧七国成立了华约。华约全名为华沙公约组织,它是以苏联为核心,囊括了八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
虽然华约在北约之后成立,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却惊人的快,短短十几年就完成了后来居上。在巅峰时期,华约拥有超过500万的军队,形成了对北约的军事实力碾压。
北约
根据后世的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美国的干涉,华约覆灭欧洲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华约成立后,北约如果想对苏联发动战争,就必须要先攻克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
这就为苏联争取了极强的战略纵深,大大延长了北约进攻的补给线,客观上拉平了双方的实力对比。至此,两个军事组织进入了微妙的平衡,它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明面上的对抗,全球局势正式进入冷战阶段。
一开始北约对华约是不屑一顾的,毕竟东欧的几个国家在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上被英法完爆。但是随着对抗的升级,华约的潜力被释放,两者的实力对比逐渐完成了逆转。
对比北约,华约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北约&华约
强大的军事实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华约实力的增强,欧洲各国陷入了对战争的恐惧,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而前者的大杀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真正的核武器,另一个则是宣传上的核武器。
很多人都知道,北约的逆鳞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攻打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借口都是在其本土发现了此类武器。北约之所以对此有深入骨髓的恐惧,是因为这就是华约威胁它的利器。
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核武器。当美国在日本成功引爆两枚原子弹之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后者的恐怖威力,坚信它会是改变战争形式的关键。
因此在二战之后,各个国家都在废寝忘食地研究和生产核武器。
苏联是其中最激进的,它对于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着超乎寻常的迷恋。在掌握了原子弹技术后,苏联的核武器生产便一发不可收拾。
据统计,当时的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其中威力最大的也都存储在它的仓库中,其中闻名世界的“沙皇炸弹”,更是有着近乎恐怖的破坏力。
这些核武器就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欧洲各国的头顶,让它们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华约有了苏联核武库的加持,面对北约的时候自然不落下风。
美国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也放弃了激进想法,不得不迂回前进。
除了核武器,华约的常规军事实力也在北约之上。即便双方的战斗都放弃使用原子弹,欧洲也很可能被苏联推平。
氢弹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实力相近,决定华约和北约常规军事实力的就是欧洲各国。
北约的成员国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是它的军事优势更多体现在海军上。而华约的成员国位于东欧,部队以陆军为主,海上实力严重不足。
可偏偏北约和华约的对抗就发生在欧洲大陆上,决定战场走向的是双方的陆军对抗,海军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在这一点上,以苏联为首的华约要优胜不少。
首先,华约一直维持着500万人以上的部队,包括预备军在内的话,总人数甚至超过了1000万,远胜北约。
其次,在常规武器上,华约的实力也稍稍胜出。据悉,苏联加上东欧七国仅主战坦克就有5.3万辆,装甲车6.3万辆,火炮2.9万门,地对地导弹发射架1570部。如此强大的陆上“钢铁洪流”让北约根本不敢奢求胜利。
军事实力
恐怖的意识形态输出
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曾经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的就是在战争不仅是两支军队的正面对抗,还要看背后的较量,因此他一直强调攻心为上。
别看如今的国际舆论完全被北约各国的媒体操纵,但是在冷战期间,华约国家的宣传机器才是真正的王者,曾经把欧美媒体打的抱头鼠窜、一败涂地。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苏联手中有着舆论场中百试百灵的大杀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历史已经证明,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它就是要比资本主义更优越。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有大量进步人士把社会主义当做信仰。这些人很容易被苏联的宣传机器影响,站到本国政府的对立面。
北约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和日本都曾经爆发过左翼风潮,大量有志青年被苏联的共产思想吸引,甚至成立了专门的政党。
别看苏联已经解散了,但时至今日它的馈赠依然广泛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大家熟悉的八小时工作制还是妇女解放运动都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物。
即便是在当下,很多人听到《国际歌》都会激发昂扬的斗志,更何况当时欧美的进步青年。
在这个领域,北约几乎是完败,以至其成员国的殖民地也在苏联输出革命后纷纷独立,实力大减。
而且意识形态上的惨败还导致了一个可怕的局面,那就是在谍战领域,北约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北约
和欧美间谍以利诱之不同,苏联派出的间谍一手挥着美金,一手举着意识形态的大旗,很容易就能感染那些欧美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获得想要的情报。
在冷战中,北约和华约的对抗集中在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上。而前者的谍报能力完爆后者,它的情报机构几乎完成了对西德政府的全面渗透,上上下下的信息都被华约掌控。
不仅如此,苏联的克格勃在各个北约国家的行动也是无往而不利,他们举着理想主义的大旗,轻易就能招揽政府内部的热血青年。
今天的人们习惯了美国顶着虚假的“灯塔”招摇撞骗。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才是真正的灯塔,它照亮了欧洲的无数有志青年,让一种名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在他们内心生根发芽。
克格勃
华约为何解散
可惜的是,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华约终究还是消散在历史的尘烟中,甚至在很多人记忆里被束之高阁。
它的覆灭和很多曾经强大的组织一样,并不是在外部威胁下崩溃,而是内部的离心离德导致了最终的分崩离析。
其中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组织的老大哥——苏联。
从一开始,苏联就在华约内部强势推行自己的政策,干涉成员国的内政更是家常便饭。
正因如此,它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强大力量——中国,连带着朝鲜也渐行渐远。但苏联并没有因此收敛,为了控制华约的各个国家,它甚至提出了所谓的“有限主权论”。
苏联
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接受苏联的领导,哪怕是颁布内政纲领,也要经过苏联的允许。
这种高压式的管理激起了各成员国的不满,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曾经和苏联发生过军事冲突。
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其实早已是一片散沙。
伴随着苏联内部结构问题、经济问题以及道路问题的相继爆发,它对华约各国的掌控力也飞速下降。与此同时,美国还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对东欧各国的颜色革命,意图和平演变。
1990年,东德宣布脱离华约组织。不久之后,其他成员国也有样学样,纷纷退出。曾经风头无两的华约就此名存实亡,最后它在1991年3月31日正式解散,彻底成为过去。
华约
结语
华约的覆灭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任何一个国家、朝代、组织和企业的兴亡衰败,其核心都是内因。
外部的攻伐多数时候只是问题爆发的导火索。
几乎所有“牢不可破”的联盟都是看似强大,未来注定脆弱的纸老虎,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国家只有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力量,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让幸福安康的生活不再是空中楼阁。
任何时候,胜利都不会轻易靠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