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领导者是谁(义和团领袖是谁)
庚子年间,规模具大的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在北京城方圆300多公里兴起,那么,义和团全国有没有领袖?是谁?据有关资料记载,传闻义和团的总首领有两个人:一位是李来中,一位是王觉一。这两位都是极其神秘人物,历史资料极其稀少。
义和团兴起
“义和团”的原名是“义和拳”,由于德国人在山东太横行,而“吃洋教”的所谓“教民”又狐假虎威,欺负善良,教民之间冲突不断,加上山东、河北一带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旱灾,难民纷纷逃离,于是“反清”的情绪为更强烈的“反洋”情绪所替代。由此,“义和团”,迅速在直隶、河北、天津、北京一带迅速蔓延。
义和团的领袖
从大清朝廷内部,全力支持义和团的是端郡王载漪,载漪极力劝说慈禧太后“团可用”,主张用义和团的力量与洋人开战,以满足让自己儿子当皇帝的私欲。
除了端郡王以外,最活跃的义和团头领是陕西的和尚,名叫李来中。
李来中其人
李来中,陕西人,籍贯不详。精力充沛,能力超群,非常有影响力,他的手下云集了一些反清的佛教曾人、喇嘛和尚、江湖侠士。1899年,他到山东发展义和团,因直隶总督袁世凯镇压义和团,李来中又从山东转移到直棣、天津一带活动。
1900年,义和团大批进入北京后,李来中率众围攻洋人的居住地、西什库教堂,包围使馆区,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向北京进犯时,李来中率团众在北仓阻击联军,后不知下落。
甘军董福祥与李来中结拜
传说,甘军的统领董福祥与义和团的“总首领”李来中结拜为把兄弟。辅国公载澜(端郡王载漪的弟弟、惇郡王奕誴的儿子、道光皇帝的孙子)“短衣窄袖”,腰束红布,学了义和团团员的打扮。
还有史书记载:慈禧太后在宫内也设了坛,学习义和团的密咒。
与山东督抚毓贤的交往
李来中,到底是杜撰出来的,还是真有其人,史学家不断考证。
据《中华野史》中《庚子京畿拳变纪实》记载:李来中于义和团运动初起时,“遂偕其党目十余人投往山东,与嘉庆年间义和教门第五代嫡传弟子王湛波联合。毓贤闻之甚喜,暗中馈以牛酒,刀械颇多。李意愈得,煽王族大倡教门团练之说,托言神人传授符咒,灵怪诡谲,远近附之如蚁。李知大势已成,急嘱其党用扶清灭洋字样以投时好。已即回归本籍,日讲团练以待运会。”
长期隐居天津杨柳青
李来中,与天津渊源很深,长期隐居于天津杨柳青。一位署名叫冯立的作者,撰写了《义和团津西战洋兵——西青历史烽烟》,其中提到李来中,文中说:
“笔者在做间文化田野调查时,曾发现张家窝镇西琉城村,曾有一位寿达114岁的传奇老人名字就叫李来中。在“寻根大运河”活动中,我们在拜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义和团研究的权威路遥先生时,曾提及此事,而此李来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与路遥掌握的义和团李来中的关键信息相符。”
这为研究义和团发现了新的线索和课题。
义和团另一领袖:王觉一
按照民间相传,王觉一,是山东青州人,约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光绪三年(1877年)建立民间宗教组织东震堂,光绪八年(1882年)在武汉策动反清起事失败,潜逃至杨柳青,在一康姓弟子家中隐居,于光绪十年(1884年)病逝于天津杨柳青。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王觉一并没有死在杨柳青,而是隐居与此,并伺机活动,后来,成为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
喊三声名字,人会出现?
李希圣《庚子国变记》有一段记载王觉一与端郡王的荒诞离奇的故事
义和团兴起之初,“先是有一老人谒载漪,自言有禁方,载漪视其书绝诞,谢之。老人辞去曰:异时事急,请东向呼者三,当至。于是,漪置酒,召徐桐、崇绮而告之。徐、崇皆曰:此殆天所以灭夷也。呼之,则老人已入门,一座大惊。遂入言之太后,太后幸颐和园,试其方尽验。”
大概意思是:一位老人,拜会载漪,临走时说:“如果王爷有急事,请面向东方呼喊三遍我的名字,我一定会出现。载漪找来徐桐、崇绮等人,试了一次,这名老人果真出现,大臣惊呼,这时老天显灵,灭杀洋人。”这名老人,就是王觉一。其他一些资料也有类似记载。
因为相关史料极其稀少,鲜有对李来中的详细情况进行记载,所以,有些专家怀疑李来中,就是王觉一。
1900年前后,一场以“消灭洋人”极其影响晚清的运动走向的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惊天动地的程度,其发起,中兴,到惨遭杀害,值得后人总结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