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得到秦王重用为什么又离开秦国?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一位纵横家,而他的主张主要就是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不过在公孙衍前期,他也在秦国待过一段时间,而且还收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后来公孙衍又是为什么离开了秦国,去了其他的国家,而且还联合其他国家对抗秦国?公孙衍恨秦国吗,难道是他在秦国的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让他无法释怀的事情吗?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主张合纵抗秦。他一生曾在秦,魏,韩三国为官,他秦国时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
后来,他却去了魏国,韩国,这又是为什么呢?他在秦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后来一直要合纵抗秦?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客观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第一个提出合纵主张的人,但他有一个政敌张仪,张仪提出连横的策略,正好是与合纵相对的。
那么这和公孙衍后来合纵抗秦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而且有直接关系。因为公孙衍侍奉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
商鞅去世后,秦惠文王就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公孙衍此时就开始筹划攻打魏国。很快公孙衍就率军打败了魏国,魏惠王就割地求和。
公孙衍就提出来魏国既然求和,秦国就可以去攻打别的国家。正好此时张仪来到秦国,他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时正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
秦惠文王听了张仪的分析后,非常高兴就任命张仪为客卿,接受了张仪的建议。公孙衍就被冷落了,公孙衍觉得自己不会再受重用,就离开秦国去了魏国。
公孙衍的政敌张仪来到秦国后,公孙衍的思想被秦惠文王抛弃了,那么公孙衍在秦国就不受重用了也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那么公孙衍去了别的国家肯定要为这些国家服务,而秦国当时很强大很霸道,所以公孙衍就提出来合纵的策略来抗秦了。
2.主观
公孙衍主观上对秦国是不满的,因为公孙衍是魏国人,所以他对魏国是有感情的,所以他在对秦国攻打魏国并不是很赞同,但是他在秦国为官,当然要为秦国考虑,如果有机会为魏国讲话,那他也会为魏国着想,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公孙衍在率军攻打魏国时,魏惠王拿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拿了人家的手段,于是就替魏国说好话,叫秦惠文王与魏国讲和。
此时,张仪提出攻打魏国,秦惠文王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并重用张仪,那么公孙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公孙衍被迫离开了秦国。
那么公孙衍离开秦国后,肯定会对秦国不满,视张仪为敌人,公孙衍当然就会发起合纵来对抗秦国。
此后,公孙衍多次发动合纵攻秦,但由于诸侯国之间不团结,不齐心,各怀异心,导致合纵失败。
公孙衍带着对魏国的感情,对秦国的不满以及对张仪的仇恨,这些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得公孙衍最后决定合纵来抗秦。
于公可以削弱秦国的实力,于私可以为他自己报仇,可见是一箭双雕。所以从主观上来讲公孙衍提出合纵抗秦也是有理由的。
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公孙衍好像是应该发起合纵抗秦。客观上,张仪来到秦国抢了公孙衍的风头,使公孙衍在秦国失去了作用不得不离开秦国,去其他诸侯国。
所以公孙衍来到魏国后,提出合纵抗秦的想法,为什么会提出合纵的想法呢?因为秦国当时很强大了,一个诸侯国是没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只有诸侯国们联合起来才能有实力抗击秦国。
主观上,公孙衍是很记恨张仪的,同时也对秦国不满,那么怎样才能发泄自己心中不愉快的心情呢?
当然就是报仇,换句话说就是要打败秦国,使张仪的连横破产,所以他希望借助于诸侯国们的共同力量来帮他报仇,所以公孙衍的合纵计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合纵最后失败,公孙衍在魏国也成为了朝廷内斗的牺牲品,被冤杀了。公孙衍其实可以过得更好,当张仪来到秦国后,他受到排挤,那么他可以回魏国老家种地,没必要去魏国为官来报私仇,使得自己最后在魏国被冤死。
所以一个人不要去记仇,报仇,要学会放下自己心中的仇恨,把自己解脱出来,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快乐,更幸福。像公孙衍这样,仇没报成,还枉丢了性命,实为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要放好心态,遇到不公的事,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就一笑而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但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增长智慧,给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