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夷陵之战刘备和孙权兵力相当,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大军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这种结果在三国时期还是比较少见的。况且当时正处蜀汉鼎盛时期,刘备伐吴的决心也让部队的士气达到鼎盛,为何结果却是一边倒呢?这就要看看刘备在夷陵之战上究竟犯下哪些失误了。其实刘备统病的能力和经验不输蜀汉任何一人,出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刘备失去了往日的冷静,才会一步步主动踏入敌方的陷阱。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一意孤行

刘备登上帝位之后,为了报仇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坚持要出兵伐吴。《三国志 蜀书 法正传》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刘备力主伐吴在蜀国内部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就连诸葛亮也不赞同刘备出兵伐吴,可惜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面对群臣的劝谏他仍然下定了伐吴的决心。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刘备出兵伐吴时,孙权已经表示出了服软的迹象。然而刘备却拒绝和孙权谈判表示出和东吴势不两立的态度,这显然是刘备一意孤行的另一种表现。当时以蜀国的实力是没法灭掉吴国的,就算刘备后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吴、蜀两国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的。此时对于刘备来说最佳的策略是一边出兵一边和东吴谈判,以大兵压境迫使吴国在谈判桌上妥协。而刘备却让吴国断绝了和蜀国讲和的念头,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急于求胜

夷陵之战前期,刘备在用兵方面就表现出了急于求胜的一面。《三国志 蜀书 黄权传》记载: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刘备出兵伐吴时,蜀国将军黄权认为蜀军从水上行军前进容易后退难。于是黄权便自告奋勇率水军为先锋替刘备御敌,而刘备不仅没有遵从他的意见反而将他调到了江北用于防范魏国的军队。刘备的想法是自己率大军寻找吴国主力决战。

《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记载: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刘备为了引诱吴国出战曾派大将吴班率数千人向吴军挑战,他则带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中等待吴军上当。可惜吴国统帅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谋坚守不出,刘备求战不得只得将伏兵撤走。刘备急于求胜却求战不得,这给蜀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分兵作战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率领蜀军打的很顺畅。蜀军向吴国占据的地区推进了五、六百里,后来陆逊命令吴军坚守不出更是让刘备误认为吴军怯战。刘备对吴军的误判让他犯了致命的军事错误,那就是分兵作战。《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载: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起初,刘备从蜀国出兵是水陆并进。后来刘备干脆命令水军同步军一同上岸扎营,蜀军被分为了四十多营连营七百余里。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三国志 魏书 文帝纪》记载: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魏国皇帝曹丕在听说刘备分兵作战连营七百余里时也惊讶地认为刘备此举是在自取灭亡。《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记载: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刘备分兵作战连营数百里的疯狂之举,令陆逊找到了破敌之策。陆逊当初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忌惮刘备大军水陆并进,此时刘备没有分兵水军、步军的战斗力都令陆逊担忧。现在刘备不仅让水军上岸扎营还将军队分为四十多营,他的这种自我削弱战斗力的作法让陆逊有了必胜的把握。因此陆逊才敢给孙权吃定心丸让他不要为刘备伐吴而担忧。

相关推荐

​溥仪当时才三岁,为何不让摄政王载沣当皇帝?

​溥仪当时才三岁,为何不让摄政王载沣当皇帝?

75

溥仪当时才三岁,为何不让摄政王载沣当皇帝? 最近不少的人说,其实溥仪还有一位父亲叫载沣,但是溥仪登基的时候只有三岁,那么为什么当时不选择载沣来当皇帝呢?这个问题其实看似...

​曹真如果没有病逝,诸葛亮北伐能否取得成效?

​曹真如果没有病逝,诸葛亮北伐能否取得成效?

107

曹真如果没有病逝,诸葛亮北伐能否取得成效? 曹真曾多次率领魏军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只是后来因病才返回洛阳,曹睿便派司马懿接替曹真的位置。但司马懿在战场上的经验根本不能和...

​为什么清朝人都那么丑?这里面有什么原因?

​为什么清朝人都那么丑?这里面有什么原因?

125

为什么清朝人都那么丑?这里面有什么原因? 如今我们对于古代人的面貌认识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古人在史书或笔记中的记载。就比如刘备的样子是“双手过膝”,孙权的样貌...

​唐朝韦贵妃是怎么死的 韦珪和李世民感情好吗

​唐朝韦贵妃是怎么死的 韦珪和李世民感情好吗

126

唐朝韦贵妃是怎么死的 韦珪和李世民感情好吗 李世民后宫妃子众多,其中长孙皇后和武则天最为出名,那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名气虽不大,但和李世民感情不错的妃子——韦...

​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穷?有节俭癖吗?

​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穷?有节俭癖吗?

85

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穷?有节俭癖吗? 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连鸡蛋都舍不得吃,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若是这件事发生在了古代的皇帝身上,...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鸿门宴上要帮刘邦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鸿门宴上要帮刘邦

185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鸿门宴上要帮刘邦 鸿门宴,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杀机四伏”的一个代名词,项羽在鸿门设下宴席邀请刘邦来吃饭,但实际上却总是对要不要下手犹豫不决。而...

​夏朝时期有哪些刑法?有多可怕?

​夏朝时期有哪些刑法?有多可怕?

113

夏朝时期有哪些刑法?有多可怕?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懂礼数的朝代,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周朝了,毕竟“周礼”这个词不是随便就叫出来的,孔子也是穷尽一生想要克己复礼。作为我...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132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说起王翦和李牧,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两位人物,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人物。王翦是秦始皇一统霸业的最...

​赵氏只有一个孤儿,为何还能跻身战国七雄?

​赵氏只有一个孤儿,为何还能跻身战国七雄?

163

赵氏只有一个孤儿,为何还能跻身战国七雄? 赵氏孤儿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春秋末期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只剩下了一个婴儿赵武被人救走,后来赵武长大...

​海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

​海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

186

海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 海都之乱发生在元朝初年,整整持续了38年才被平定。当时西北宗王海都认为忽必烈已经彻底汉化,所以借恢复蒙古游牧本性的名义,联合其他藩王实行叛乱。当...

​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也灭亡了?

​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也灭亡了?

110

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也灭亡了? 对于魏忠贤,可能很多人觉得,只要杀掉他就好了,明朝将会起死回生,会有一个新的生机,就有机会重新回到往日的风采,但是实际上,魏忠贤的死...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194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向哪边倒。也...

​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没有爵位?

​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没有爵位?

73

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没有爵位? 说起晚晴四大名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一生最大的功劳,是参与攻灭了太平天国。为了奖励...

​赵国四大名将是谁?

​赵国四大名将是谁?

71

赵国四大名将是谁?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赵国前期实力并不算太强,但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拥有了能和秦国争霸的实力。而赵国也出现了很多知名将领,例如李牧、...

​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

​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

66

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 说到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那这就要从郭松龄为何要反奉开始说起了。1925年的11月份,原本奉系大将郭松龄正式通电开始起兵反奉。在反奉战争打响的头...

​杨玉环在马嵬驿遭遇了什么

​杨玉环在马嵬驿遭遇了什么

184

杨玉环在马嵬驿遭遇了什么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被迫出逃。等他们到达马嵬驿时,陈玄礼等人要求处死杨国忠还有杨玉环,结果杨国忠死于乱刀之下,而杨玉环下落不明。当...

​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183

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华民国短短的三十多年历史中,进行的经济改革有很多次。最有名的一次就是那次包含发行金圆券的改革了。结果如何?那还用说么,这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