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温度排行榜7月10日(18个省份日最高温破历史极值)
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已是自7月21日发布高温预警以来的第30天,也是高温红色预警连续鸣响的第8天。
热浪不仅席卷中国。4月至5月,高温热浪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部分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创下百余年来最高记录;7月以来,欧洲多地遭遇罕见高温天气且野火频发,破纪录的高温致葡萄牙和西班牙1700多人死亡,英国有记录以来气温首次突破40摄氏度......
整个北半球似乎都正进入“烧烤模式”。炎热还会持续多久?到底会热到何种程度?为全球降温的“拉尼娜现象”出现,为何没能给地球降温?针对上述舆论关注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均作出详细回应。
↑高温天气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35℃以上高温覆盖我国450万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目前尚未发现高温结束拐点
过去一个月,35℃以上的高温天气覆盖了我国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大范围极端强高温炙烤了包括川渝、江南等地。其中,杭州、南昌、上海、福州、重庆、长沙等地的高温日数超过25天,超过200个国家观测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重庆北碚气温达到45℃。
此次高温热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8月17日发布的监测评估显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然而,高温天气并没有随着入秋止步。据中国气象局预测,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如在19日白天,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大部、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部、浙江中部、安徽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另在8月18-25日,四川盆地、江南、江汉及江淮等地高温还将持续,累计高温日数可达5~8天,最高气温达到34~38℃,局地超过40℃。
那么,本轮热浪事件中,到底有多少城市的高温数值突破了历史极值?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以下城市的日最高气温均首次“刷新记录”——湖北竹山在8月13日气温达到44.6℃;重庆北碚8月18日最高温达到45.0℃;还有潼南、奉节、江津、巫溪;河北的藁城、灵寿、正定;云南盐津等地的日最高气温,都曾站上44.0℃的关口。
本轮高温还会持续多久?翟建青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根据综合研判,到26~27日,上午地区高温范围将缩小,强度也会有所减弱。“但本轮高温预估会持续到8月底,目前尚未发现高温结束拐点。”翟建青说。
18个省市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气象专家:今年天气的确异常,一些地区大概率不会破45℃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期的监测评估结果,从6月13日至19日,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至今已持续67天,达到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历史最长。从影响范围看,超过35℃的站点达到了1683个,超过37℃的站点达到1429个,已成为继2017后,历史第二多。(目前全国国家气象站点共2440个)
翟建清指出,从最高气温的覆盖范围来看,今年的高温异常现象更为明显。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气温超过40℃覆盖范围达到了历史最大;历史高温极值站数达到294站,也均达到历史最多。
另据红星新闻记者梳理,目前已有18个省份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包括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陕西、重庆、青海、安徽、江西、湖南、新疆、甘肃、贵州、西藏、广东、河南、广西。
在翟建清看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温天气的确显得异常。他向记者表示,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是正常普遍的现象,但今年夏季的高温热浪事件,无论是从持续时长还是发生强度、以及影响范围,都达到了很强的水平。
至于高温天气的成因,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陈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最主要的原因。
陈涛表示,从监测上看,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
那么,接下来还会热到何种程度?对此,翟建清表示,目前尚无法预测精准的最高气温是否会破记录。但在他个人看来:“诸如重庆北碚站点记录的日最高气温已达到45.0℃了,我个人觉得继续升温的可能性不大。”
为何北半球都进入“烧烤模式”?
气象专家:三大“高压巨头”碰头,均呈阶段性增强态势
实际上,被高温席卷的地区不仅局限在中国,北半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高温异常天气。
根据国内外气象观测结果,包括我国在内,诸如欧洲、北非、南亚、西亚、美国、中东等地区,也都遭到热浪侵袭,而葡萄牙、日本、美国也出现了高温破记录现象。
具体来看,4月至5月,高温热浪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部分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创下百余年来最高记录;7月以来,欧洲多地遭遇罕见高温天气且野火频发,破纪录的高温导致葡萄牙和西班牙1700多人死亡,英国有记录以来气温首次突破40摄氏度......
北半球陷入“烧烤模式”的原因有哪些?在翟建青看来,全球气候变暖是北半球今年高温热浪事件频现的一大主要背景。他分析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而这其中,高温热浪频发是一大显著特征。
而针对近期北半球的炎热天气成因,翟建清表示,大气环流异常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频发的直接原因。
具体来看,翟建清指出,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三大“高压巨头”碰头,且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了大范围环球暖高压。
翟建清解释,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作用下,空气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了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但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在出现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冷却。)的同时,北半球为何并没有被“冷却”?
对此,翟建清解释,出现拉尼娜现象,海温会异常偏低,能够让“全球短暂降温”。但今年由于受到上述三大高压带异常偏强且“联手”的影响,加之全球变暖背景,再叠加拉尼娜现象的共同效应,极端性气候现象会变得更强,使得高温更加炎热,而非降温。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张炎良 北京报道
责编 邓旆光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