鳐鱼怎么读(鳐鱼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接触茶开始,就常常听到茶圣陆羽的大名,他所著的《茶经》则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各式各样的茶书推荐清单里,这本总是在榜。本着一探究竟的心态,终于翻开了这本书。
Excuse me? 这薄薄的几页纸是怎么回事,这么少的内容,怎么能称为百科全书呢?于是带着困惑开始阅读。
卷上·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读到这里,茶小白就有点明白过来为什么被称为百科全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涵盖十分广阔,几句话就已经将茶树的概念表达清楚。
那么,茶,为什么有五个名字“茶、槚、蔎、茗、荈”呢?
汉语字典中这五个字的释义如下:
chá茶:茶树,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jiǎ槚: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周公《尔雅·释木》:“槚,苦荼”,释义是苦茶。
shè蔎: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茶的别称。又《茶经·七之事》引扬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míng茗:茶树的嫩芽。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据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著,则茗字作为茶名来自长江中下游。后泛指茶。
chuǎn荈:茶的老叶,即粗茶。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看来古时人们十分严谨,茶叶的名字根据采摘的早晚,地域等差异做了不同的命名。
下附 卷上·一之源 摘抄部分译文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
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 "木"兼从(写作"荼")。
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 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天当中的何时采摘,对茶叶的品质有影响吗?
以铁观音为例,清早露水尚未蒸发时,叶片所含水分较多,容易影响茶叶品质;而下午4时后太阳偏西,不利于晒青,故而也不是采摘的最佳时间。因此最佳的采摘时间为:上午11时至下午4时。
天赐露茶园的茶人们则更加精细:一年,只采品质最高的春茶和秋茶;一天,只在午后定时采摘;一次,只选芽尖三节。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鳐鱼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