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考公务员政审能过吗?
高考移民一经组织招考单位查实,不予录用,一票否决。
(少数省份不查的除外,身边就有山东、河南因高考移民被卡,外省顺利上岸公务员的情形)
作为政审工作人员,毫不夸张的说,刚开始查这块的时候,我单位因辖区内干部有高考移民的问题,一年能下几百份诫勉书。
从其他平台用户提问内容中,大家情况都大同小异:
当年高考移民风头最盛的省份即山东、河南。
以山东为例,19年起,山东出台干部档案审核相关文件。当年高考怎么操作的,其实自己最清楚。
在职人员的,单位出调查报告,个人写说明,提交户籍底、学籍底相关材料。
如果档案前后对比事实清楚,红头诫勉文件放到档案里,诫勉期半年,学历上只承认大学程度,不承认本科学历。
已经在体制内的,表面是半年诫勉期,红头的诫勉书一直放在里面不拿出来,实际影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
考公务员事业编笔面都过的,政审这一关,确定为不当得利高考移民的,一票否决。
实际操作中,在面试资格审查时,如果审核人员通过已有材料能明确判断为高考移民的,此时就已经劝考生放弃了。
以上是针对已经确定的情况。
19年起山东开始查,后续其他省份也陆续有考生因为高考移民政审被卡的情况。
在实际政审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疑似异地高考,但经过报考人提交报考材料、学籍材料、具体省份的招生简章等材料,最终被判定合规,顺利通过政审。
如果本人异地高考有特殊情况或原因,最终能否顺利通过公务员政审,要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如迁出年份、学籍情况、迁入迁出省份高考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移民主要表现是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学生“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
部分人员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政策,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提供虚假学籍证明材料等手段在一些省份获取高考资格。这种投机行为叫“高考移民”。
入学、转学、退学等异常办理,不实际就读等情况。
高考移民不符合国家政策而取得的高考报名资格,是违法的,一旦被查出来就会取消高考资格或者取消学籍,也会影响公务员事业编的政审。
档案中的材料一般有:
入团申请书、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会考成绩(部分省份)、高考体检表、高考报名表、电子档学籍打印版、入党申请书(部分考生)、大学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1、入团申请书上面有小、初学校;父母姓名、工作单位;
2、高中生毕业登记表、会考成绩反映具体高中的学校在哪就读;
3、高考体检表、报名表上有体检医院、在哪个城市报的名;
4、电子档学籍反映生源地在哪;
5、入党申请书反映小、初、高学校,父母姓名、工作单位;
6、大学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反映小、初、高学校,父母姓名、工作单位。
公务员、事业编政审中,审核人员通过以上材料对比,5分钟内就能得出疑似高考移民的结论。
一旦得出此结论,让你提交的材料,只是给你一个能拿出有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高考移民的机会。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一个省份严查高考移民,因高考移民被卡的人远大于提交材料后顺利过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