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浣碧怎么背叛甄嬛的
先问一句为什么浣碧要背叛甄嬛?首先要从浣碧的身世入手。一开始已知浣碧是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陪嫁丫鬟,待遇相当好,也有从小长大的情分在。又知道浣碧是父亲的私生女,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自然是要多些耐心的。还有一点,浣碧的母亲可是罪臣之女,一旦被发现,甄家全家可是要被判罪的。
但是对于浣碧而言,同为甄家女儿,一个就是妃子,自己却只能做奴婢。如此大的落差,换做谁心里都不好受,所以浣碧想当妃子之心完全可以理解。她本意是想让自己母亲有一个名分,立一个牌位,或许成为妃子了,就能做到。
可是甄嬛并没有给浣碧机会,对她的心思视若不见,而且一转身就帮助了一个外人安陵容上位。这才导致浣碧走错一步,听信了曹贵人的话,差点害了甄嬛。
表面上看,浣碧是因为烧纸钱被曹贵人拿住了把柄,从而受制于她,不得已才背叛甄嬛。实际上,浣碧对甄嬛早就存有了二心,只是差一条导火索将它点燃而已。即使没有烧纸钱的事件,早晚也会有其他事情发生。
一开始浣碧所谓的背叛没有对甄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浣碧一直以来都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所以她才心比天高的,也想要小姐的待遇。对于甄嬛虽然有些小心思,但还是把她当成嫡姐看待的。再加上后来误会都说开了,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分,所以后来也是一心为她。
爱情来的就是快,一次偶尔机会,浣碧见到了果郡王。果郡王的风流倜傥和风趣幽默一下子捕捉了浣碧的心。几次相处下来,浣碧内心就钟情于果郡王了。
浣碧也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
甄嬛被华妃罚跪,要不是浣碧找来果郡王及时救治,怕甄嬛挺不过这一关吧!
甄嬛失去第一个孩子,整天郁郁寡欢的时候,浣碧找来果郡王进行开导。
甄嬛长街受辱,在不合时宜季节里让人抓蝴蝶,也是浣碧去找果郡王想到办法。
当甄嬛绝望离宫之时,浣碧跟着去了。
无论浣碧如何小家子气,如何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前期如何背叛,如何想上位。对甄嬛这件事上,她只是比不过流朱罢了,毕竟她会有私心。
再就是小像事件了。有人说是浣碧自己策划的,但是具体分析一下,我更愿意说是浣碧为甄嬛和果子狸解了围。
酒并不是浣碧“失手”直接洒在果果身上的,而是果果自己突然站起来,浣碧反应不及才撞上的。
而且按照常人的思维衣服湿了自然要去偏殿换,小像要掉也该掉在无人的偏殿;
浣碧又怎么会想到果果堂堂王爷,竟然当着嫂子们的面就开始解衣裳呢?
可偏就这么巧,同时果郡王的表情惊恐、解释也很无力。无疑不是使得皇上去打开香囊一看。毕竟你越紧张我越想看,快要磕到CP了:咦,不对啊,这怎么像我媳妇呢?!
小像曝光,皇上就得给女主角对号入座了,甄嬛、玉娆、浣碧三选一,你喜欢哪一个?
性命攸关的时刻,果子狸依旧处在发懵状态,只能看着仨比正主还着急的果粉轮番上阵忽悠四大爷。果子狸的命可以说是自己作没的,毕竟哪个皇帝能忍他那样惦记自己的女人。
甄嬛说,不是我。
小叶子说,是二小姐。
二小姐还没说话,慎贝勒和四大爷都急了:胡说,抱走我家玉娆,非官宣不约。
那接下来,该是第三个怀疑对象浣碧了吧?不,在否定玉娆后,四大爷的目光直接锁定了甄嬛。很明显浣碧在四大爷的眼中和果子狸根本不可能,相差太大了。
帝王的疑心已起,玉娆已被否决,所以她只能站出来。她自知身份卑微能顶上去的概率不大,因为并没有少人会真的信,所以凭借自己对果子的了解而说出花瓣这事,再一顿操作猛如虎的圆话编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才瞒过了皇上。不知道皇帝是不是酒喝多了,磕CP上了头,居然信了。给二人赐了婚,浣碧也算是得偿所愿了。这也被认为是第二次背叛,毕竟甄嬛和果子狸之前有过一段,这在某些人眼中算是翻旧账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总觉得浣碧爱慕虚荣,浅薄,没见识。但不要忘记浣碧是甄嬛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主子,一个却只能做伺候撒扫的奴才。我也无法忘记,入宫以后,浣碧如何保护甄嬛,如何维护甄嬛,如何劝甄嬛淳儿不要出去放风筝,如何冒着砍头风险硬闯太后宫,后来又找果郡王救甄嬛,如何陪着甄嬛熬过甘露寺。那么冷的冬天,如何在宫外什么都脏活累活都不让甄嬛做,如何挨净白巴掌。
如何在听到摩格言语不敬时第一时间伸手挡在甄嬛身前。明明是自己先爱上果郡王,却因为身份悬殊只能看着别人恩爱。重要的是,那晚大雨,也是浣碧给甄嬛递了一把伞,这就是等于妥协。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怜这么一个人,最终还是为了爱自尽,更悲哀的是,她悲壮的殉情,可棺材里的那个人从没爱过她。她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悲剧,都是苦楚。若是不爱哪个不该爱的人,她的一生该多么快乐,可惜没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