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十恶最后一,佛教中十恶最后一恶是什么
本文目录
1.佛教中十恶最后一恶是什么 2.佛教中的最后一恶是什么 3.佛教十大恶佛是哪些 4.佛教中的十恶是什么
佛教中十恶最后一恶是什么
十恶
“十恶”,又称“十恶业”。在佛学里,“十恶业”是招致各种“苦报”、“恶报”的十种最根本的恶业,简称“十恶”。
“十恶”中,身恶有三种。一是杀人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
邪淫
,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一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二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三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
粗话
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
语言行为
,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一是贪欲,指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二是
嗔恚
(读音:hui),指的是憎恶、愠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
邪见
,指不信佛法,不信因果,并宣扬之。
所谓“
八邪
”、指的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
以上十恶八邪,是凡夫常犯的恶业;其中每一样发出来都可种下恶因,也都必将招致苦报。对人对己、对社会对众生,都是有害无利的。
邪见
行人欲生彼国,出离生死,先当深识求生彼土真妄之心。且谓如是极乐世界,为是在境,为是在心,若在于心,但有虚想,无土可生。若在于境,虽然生处,又复失心。若谓心境二俱求生,则我身心是一,
宁生
两处。若谓心境是一,一心求生,则自今心境宛尔,难说是一。又极乐
娑婆
,净秽不同,况是世尊垂教,敕令舍秽求净,一义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谓处处皆是西方极乐,或谓心净则是极乐,或云极乐不离这个,若作此解,皆名邪见。(《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
佛教中的最后一恶是什么
佛教以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为十恶。
邪见
1、愚昧;昏庸。
2、不光明磊落;不可告人之阴私、隐私。
3、隐晦不明。
4、犹昏暗;不清晰。
扩展资料:
十恶俗称“十恶不赦”。中国古代十种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自秦及以后逐渐形成,北齐时始定重罪十条:一反逆,二谋大逆,三叛,四降,五恶逆,六不道,七不敬,八不孝,九不义,十内乱。
十善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绮语。
6,不恶口。
7,不两舌。
8,不悭贪。
9,不嗔恚。
10,不邪见。
又者以行好故,亦名为善。谓能修行胜德,利安一切,其数亦十。
1,救护生命 不惟不行杀害,更能行其救护。
2,给施资财 不惟不行盗取,更能行其给施。
3,遵修梵行 不惟不行淫邪,更能行其清净。
4,说诚实语 不惟不行诳惑,更能行其实语。
5,和合彼此 不惟不行离间,更能行其和合。
6,善言安慰 不惟不行粗犷,更能行其柔和。
7,作利益语 不惟不行杂秽,更能行其正直。
8,常怀舍心 不惟不行悭贪,更能行其施舍。
9,恒生慈念 不惟不行嗔恚,更能行其慈忍。
10,正信因果 不惟不行邪见,更能行其正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恶
佛教十大恶佛是哪些
佛教中所说的十恶分别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在佛教义理上分此为三业,即前三个是身业,四五六七是口业,后三是意业摄。这十恶反过来就成了十善业,如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等,前面分别加上不字,即是不去造恶就是善行了。用一个字:杀,盗,淫,妄,贪,嗔,痴等 。
佛教中的十恶是什么
【十恶】
[出法界次第]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
〔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
〔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三、邪淫〕,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四、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
〔五、两舌〕,两舌者,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或向彼说此,向此说彼,而使彼此乖诤也。
〔六、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
〔七、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八、贪欲〕,贪欲者,谓于顺情之境,贪着乐欲,心无猒足也。
〔九、嗔恚〕,嗔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
★〔十、邪见〕,邪见者,谓拨无因果,行邪见道心,无正信也。(拨者,绝也。)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中的十恶最后一,佛教中十恶最后一恶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佛教中的十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