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枚核弹够不够用?中国核弹头需要多少枚可以保持“核威慑”?
中国核武器逻辑是什么?
核武器的逻辑真的是:我有,你就不敢动吗?
在核武器这个问题上,我们向来都比较忌惮。之所以不敢打,是因为大国都有核武器。
人类对核战争也进行过无数次的推导,但得出的都是同一个结论:无论是哪个大国,核战争一旦爆发,这个世界上没有赢家。
所以爱因斯坦才会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使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那核武器的逻辑是“我有,你就不敢动”吗?
事实并非如此。
核威慑既然作为一种威慑,就不可能是一种有与无上的区分。也不是简单的1000枚就必然可以压制500枚的数学问题。
核威慑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基于军事的威慑,而是一种基于猜忌的恐怖平衡。
看过《三体》的人应该都知道书中的一套“黑暗森林法则”。简答来说就是,当我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会攻击我,同时我认为对方也无法判断我是否会攻击他,一条无限循环下去的猜疑链就会形成。
而猜疑链的终极破解抉择都是:先下手为强。
而在核威慑里面,就主要表现在:我可能打不过你,但我可以先毁了你。
1963年,美国认为,美国在遭受到苏联的先发核打击之后,残存的核力量仍然能够毁灭苏联的四分之一人口以及三分之二的工农产业。
1967年,苏联认为,苏联也同样具备这样的报复能力。
美苏之间得以建立一种核威慑平衡。
但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双方都有足以毁灭对方的能力。
那这个能力就是核弹头的数量吗?
不见得如此。
在受到对方的第一轮核打击之后,被攻击方是否具有二次核打击能力以及这种核打击能力能否对对方造成有效危害,是否足以毁灭掉对方国家,这不仅取决于被攻击方是否具有足量的核弹头,还需要各种核武器发射工具。
它们可能是发射井,可能是发射车,也可能是轰炸机,是核潜艇……
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打击系统,整个系统加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核打击能力。
但唯武器论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的想法。
除了强大的核武器打击系统,还有一个东西至关重要,就是与敌人进行核较量的决心。
在国与国的较量中,除非按下核按钮,否则战争的迷雾就永远不会散去。
在双方把自己的真实实力明摆在战场上之前,你永远也无法确定对方的真实实力,同样的,对方也无法确定你的真实意图。
那这场仗怎么打?就得看双方怎么做了。
你可以释放假消息,可以夸大自己的力量,也可以虚晃一枪,和对方打心理战。
基辛格曾说:“一个被认真对待的虚张声势,远远比一个真正的威胁更具有威慑力。”
双方的核打击能力到底有多强,没人知道,毕竟没人真的把它拿到战场上一试。重要的是,我们得让对手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毁灭他们的力量和决心。
或许这也是我国并没有公开核弹头数量的原因之一。
那现在中国是否已经拥有足够的核威慑能力呢?
决定这一点的,并不是我们怎么想,而是美国怎么想。
美国一直都是国际上的一匹狼,而核讹诈就是它最锋利的牙齿。
在1950年之前,美国的战略中心并不在中国身上,中国太弱小了,在美苏眼里,根本就没有核讹诈的价值。
但1952年的朝鲜一战,把中国打上了世界舞台。
从此,美国对中国的核讹诈接连不断。
朝鲜战争,美国不止一次声称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甚至有携带完整原子弹的轰炸机前往关岛。
炮击金门战役,美国再次挥舞“核大棒”,威胁中国撤军。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苏联主张“一劳永逸消除中国崛起势力”,而消除方式就是核打击。
夹在美苏这两个核大国之间,核弹最大的可能就是落在中国这片没有核打击能力的土地上。
接下来,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逐步具有了核打击能力,美国的对华核战政策,也在伴随着中国核力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这一路走来,本着和平的意愿,中国的核原则只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核威慑。
那中国到底拥有多少东风核弹才可以保持“最低限度核威慑”?
这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据。
60年代,中国完成原子弹爆炸,核实力无法与美苏媲美,但对于一个无核的中国来说,足以保障当时的国家安全。
80年代,中国拥有DF-3,可以威慑到莫斯科,但依然无法威慑到美国。
90年代,中国拥有了DF-5,这已经足以威慑到美国。
这几十枚核弹的规模,根本无法与美苏两国建立起真正的核威慑平衡。但放在当时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
因为在当时,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不是中国,而是苏联。
这几十枚东风导弹,就这样保障着中国发展,支撑中国一路向前。
直到2010年。
那一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工业生产国。
于是,不论中国再怎么韬光养晦,美国都已经盯上了中国。
中国的那些核弹够不够用?
中国的核武器规模在过去的确已经够用了,能够产生足够的核威慑,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依旧够用,所产生的的核威慑足以抑制美国的对华战略野心和躁动。
过去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只要确保能够有发动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就足以威慑美国。
与一个“二流国家”较量所愿意承担的风险,与同一个已定性为头号战略对手博弈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一个小国有几枚核弹,又敢不顾一切的玩命,这就足以吓到美国,因为这样一个大国如果被小国反咬一口,这不值当,相反如果是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那将完全是另一套逻辑。
今天中国已经被美国定性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完全有可能尽最大能力来压制中国。在形势所迫,她必须要实现这种压制的时候,他也许愿意冒当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那种风险。
中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他所需要的核威慑,与之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我们要有美国想豁也豁不起的真实力量。
于是,关于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枚核弹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网友认为中国最起码应该有1000枚核弹头,这个说法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拥护,甚至有观点认为应该达到美国和俄罗斯的水平,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
首先可以确定一个观点:在中国当前的核战略下,没必要将核弹头数量发展到与美苏同样的规模,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没有多大的战略意义。
冷战时期的美苏之所以造上万枚核弹,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当时美苏所持的核弹数量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有足够多的核弹头以摧毁对方阵营。2.规模足够大,在遭到对方核攻击之后有二次核反击的能力且这种能力完全可以摧毁对方阵营。3.二次核反击之后还必须剩余一部分核武器并且这部分核武器能够保持相对的威慑力,以此来避免被有核国家实施核敲诈。
第一个条件很容易满足,对于美国来说,考虑到拦截率以及发射失败的情况下,仅有50%的核弹能成功发射到目的地,摧毁苏联以及华约大城市也只需要200枚和500枚核弹。
考虑到第二个条件,所需核弹头数量大幅上升。假设美国在遭到苏联核打击后,仅剩10%的核弹头,这部分核弹头需要满足攻击苏联各大城市的需要,则美国共需要500/0.1=5000枚核弹。
再到第三个条件,所需的核弹头数量还得翻倍。就是美国剩下的那10%的核弹头,一半用来摧毁苏联,一半还得用于维持自身的威慑力,则所需要的核弹数量为10000枚。
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如此,需要上万枚核弹才能满足争霸的需求。
但今天中国对于核弹的需求与美苏争霸时期截然不同,美苏当年是军事上争霸,是生死搏斗,但今天的中美更多的是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较量,并非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多方面的博弈较量。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也并非是用于军事争霸,而是用于威慑,用于保障国家安全。
当前背景下,中国的核武器主要用来威慑美国即可。
中国目前需要的核弹数量,其实说白了只需要满足一个要求:在中国遭受到美国核攻击的情况下,中国有能力对美国进行第二次核反击,并且这种反击能够让美国受到严重伤害,对其造成重大打击。
理论上来说,摧毁美国最大的二十座城市可以从根本上动摇其国力,使其沦为二流国家,这个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城市中有很多重要资源——人才。
料敌从宽,我们将动摇美国国力的门槛提高,需要摧毁50座城市才能够瘫痪其国力,考虑到拦截率50%,我国需要100枚核弹才能够瘫痪美国。
假如我国遭到了美国的核袭击,被摧毁了90%的核力量,仅能依赖仅剩的10%对美国进行反击,为了确保瘫痪美国,这10%的核弹头数量必须多于100枚。算下来,我国储备所需的核弹头至少为100/0.1=1000枚。
相比于冷战时期的美苏,我国在完成核反击之后不需要再保留剩余的核弹头,因为我国的核武器是用来防御的而不是进攻的。
那我国保持“核威慑”,就真的需要1000枚核弹头吗?这就回到了最初我们说到的问题,核威慑能力不在于核弹头有多少,而在于二次核打击能力。
冷战时期的美苏之所以保留如此庞大的核弹数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核武器隐蔽性差,一旦暴露很容易遭到敌方的优先打击。
但现在核武载具更加多样化,轰炸机、核潜艇、发射井、发射车等都可以作为核弹发射装置,由于车载、机载等机动性能较强,敌方很难锁定其所在区域,自然难以对其实施打击。
也就是说,理论上,我国在遭受到美国核打击之后,还能够保存20%以上的核反击能力。
因此,理论上来讲,我们只需要500枚东风弹头,就可以达成对美国的战略核威慑。
最主要的还有威慑学的另一种使用方式——不确定性威慑。中国的核战略,应该遵循的最优策略就是保持不确定性,不公布具体的核武数量,通过不确定性来建立威慑。
所以,在核弹头问题上,核弹头的数量取决于我们的核战略走向,保持之前的防御型核战略,我们只需要几百枚弹头足矣;如果是进攻性核战略,就需要像美俄那样保持几千枚核弹头。
结语:
理论上来讲,按照中国目前的核战略,我们只需要500枚核弹头就可以保持核威慑。但这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据,我国的核弹头数量,会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
战争是动物世界的法则,大国之前的核战并不是绝对不会发生,在讯息千变万化的今天,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敌人之所以没有打过来,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并不是因为我们害怕谁、忌惮谁,只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锦绣山河,有我们的千万同胞,有我们各个肤色的祖先千万年千辛万苦留下来的人类的火苗,中国绝不轻易启战,战则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