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刘备一早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到处招兵买马,在他们眼里曹操的身份就是一名“汉贼”,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延续汉室血脉。汉献帝本来就是一个傀儡皇帝,董卓死后曹操又取代了董卓的位置,等曹丕接班直接逼汉献帝禅位,汉朝就这样灭亡了。所以刘备想要继承只能自己也称帝,重新举起“汉”的大旗。不过刘备称帝看似理由充沛,但也有少部分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些人都是谁呢?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十二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当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地时,汉中王刘备暗自偷乐,因为,如果不是曹丕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只能以汉之宗室的身份讨曹贼,即使把曹操曹丕父子打败了,自己也不怎么好意思取代汉献帝当皇帝吧?

如今,刘氏的汉王朝没了,刘备自己作为宗室,称帝继承汉王朝也就顺理成章了,要不是曹丕建魏代汉,自己还真找不到称帝的理由。

当初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马超、许靖、诸葛亮、关羽、张飞等120人上表远方的汉献帝要求封刘备为汉中王,当然,汉献帝批准不批准这道奏表,刘备也在这120人的“劝进”下当上了汉中王。

如今,刘备打算当皇帝呀,那得找多少人“劝进”呢?最后,竟然多达800人“劝进”刘备称帝,并列举了刘备是天下唯一真命天子的各种理由。

曹丕走的是让汉献帝“禅让”的方式称帝,而刘备选择的是“万民拥戴”这条路。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公元221年,当大家在忙着为刘备即位大典做准备工作时,却有三个人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分别是:费诗、雍茂、刘巴。

费诗是前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官员,后来刘备攻取益州时,费诗献城投降,之后一路受到刘备的重用。当时费诗的官职是益州前部司马,他反对的话最多:

“陛下因为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所以滞留在万里之外,集合兵力,将要讨贼。现在大敌未克,却自立为帝,恐怕人们会感到疑惑。过去高祖(指刘邦)与楚国约定,先攻破秦国的称王。等到攻破咸阳,俘获了秦王子婴,还推让了王位。况今陛下未出门庭,未曾为国立功,便想自立为帝,我认为陛下是不对的。”

由于费诗违背了刘备的心意,很快,他就被贬官为永昌郡从事,官职一下降了好几级。

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两人一商量,结伴而行去劝刘备。

刘巴提出的反对意见为:“在益州称帝统治天下,那天下也太小了一点,称帝的事应该缓缓再说吧。”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雍茂赞同刘巴的说法,他说:“如今还没打下天下,就要做皇帝,也太心急了些。”

刘备听完这二位的唠叨后,也很无辜地说:“我哪里是想做什么皇帝呀,是那些看清形势又了解我的人,非要我做皇帝不可!”

看看刘备说的多好听,不是我想当皇帝,而是那些了解我的人,知道我的想法,所以他们才硬要我当皇帝呢。

等刘巴和雍茂走了以后,刘备马上把脸沉下来,他对身边的人下来:“我听说雍茂在某件事上违法了。”

身边人不记得雍茂哪件事有问题,还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刘备生气了,斥责地说:“莫非你是他的同伙,想要包庇他吗?”

身边人一惊,马上明白了,急忙跪下连声说:“陛下圣明,雍茂是犯法了,卑职这就去处理。”

那人退下后,想破脑袋,终于为雍茂找到了一个罪名,然后从重从快地将雍茂问斩了。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雍茂的鲜血当即洗亮了刘巴的眼睛,他看到刘备正在大踏步地走上九五之尊,已经是谁也无法阻挡的住了。刘巴还想多活几年,所以,当诸葛亮等人来找他起草刘备登基时的祭天诰文时,他马上表态:“能为陛下登基效力,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刘巴只能及时转向了,否则,他不是三生有幸,而是跟着一命呜呼了。

明确反对刘备称帝的三位大臣,结局也就出现了不同:一位被贬官,一位被杀,一位及时转变方向后,保全了身家性命。

就这样,刘备在“万民拥戴”的反复劝进下,他屡次推让,让世人知道他不是自己想当皇帝,而是“万民”硬逼着自己当皇帝。

在曹丕称帝半年后,即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继承汉朝大统,只不过后代的人们为了与真正的汉朝区分,而把刘备建立的汉朝称为“蜀汉”。

相关推荐

​李世民为什么修改李建成墓志

​李世民为什么修改李建成墓志

186

李世民为什么修改李建成墓志 要说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还有李元吉残忍杀害。由此可见李世民在权利和兄弟情义之间,还是选择了前者...

​张郃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张郃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182

张郃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乱世出英雄,在战火纷飞的三国年代,就涌现出了不少名将。其中曹操手上的人才最多,虽然就知名度来说,因为演义的存在,所以我们会更加熟悉蜀汉阵营...

​战国四公子各有什么成就?

​战国四公子各有什么成就?

117

战国四公子各有什么成就? 战国末期,各国为了抵抗秦国的入侵都在招揽人才,想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增强国力。所以当时便流行起了一股养“士”之风,而最著名的四位养“士”之人...

​香妃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香妃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90

香妃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说到香妃,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还珠格格》里面的含香吧,不得不说,香妃的出现真的是惊艳全场,可以吸引蝴蝶!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

199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 范文程是明清时期的人物,是一个汉人,但却是清朝的开国重臣,曾一度被看做是当时的文官之首。然而在范文程的眼里,对于亡国的明朝却并没有什么太深厚的...

​历史上刘禅真是个胖子吗?

​历史上刘禅真是个胖子吗?

51

历史上刘禅真是个胖子吗? 在有关三国的影视剧中,大部分都是让一位长的稍胖的演员来饰演刘禅,难道历史上刘禅真是个胖子吗?这件事恐怕没人知道,史书上也不会记载。恐怕刘禅的...

​公孙衍得到秦王重用为什么又离开秦国?

​公孙衍得到秦王重用为什么又离开秦国?

175

公孙衍得到秦王重用为什么又离开秦国?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一位纵横家,而他的主张主要就是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不过在公孙衍前期,他也在秦国待过一段时间,而且还收到了秦...

​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78

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有关袁崇焕是忠是奸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有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但也有人认为他死的不冤,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了明政府。...

​清朝为什么会有秋审制度?

​清朝为什么会有秋审制度?

174

清朝为什么会有秋审制度? 秋审是一种代复审死刑案件的制度,从明朝沿袭而来,因为是在每年的秋天进行复审,因为被称为秋审。明朝采用的是朝审制度,到了清朝以后,除了朝审又...

​吕后和窦太后什么关系?

​吕后和窦太后什么关系?

118

吕后和窦太后什么关系? 吕后和窦太后都是西汉非常厉害的女政治家,很多人好奇吕后和窦太后是什么关系。窦太后窦漪房是刘恒皇后,所以她算是吕后的儿媳妇,那窦漪房平日跟吕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接近80岁的李善长?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接近80岁的李善长?

53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接近80岁的李善长?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元璋的事情,小编就一直觉得这个李善长是真的挺厉害的,朱元璋也厉害,但是就是有一点点的是这个朱元璋好像非常多疑...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68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在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何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无可奈何的,在...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

173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 大周后和小周后,是历史上一对很有名的姐妹,她们也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只不过,两个人的命运差别太大,而且要说起来,还是小周后更悲惨一些...

​方观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方观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72

方观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是一位清朝大臣,他曾深得雍正皇帝重用,官至直隶总督。不过方观承的身份其实有点特殊,方观承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祖上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