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拆白党:以色骗财,成员都是美男,无数富婆深陷其中
1935年的上海,就已经有了靠色相骗取钱财的犯罪组织。而在上海滩最著名的诈骗团伙就是“白拆党”。他们以色骗财的事,屡见不鲜。作案手法涉及的金额都是一流水平,而现在这些骗子玩的手法都是人家剩下的。
拆白党的“拆白”二字有三种含义,一是被此团伙人盯上的男女,大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二是上海黑道的所赚取额不义之财。三是所流行的雪花粉,这个组织的人,为了包装外表,人人都用雪花粉,把脸蛋涂的雪白。所谓拆白细为擦白,所以拆白党还有另一个名字“雪花粉党”。现实中的“小白脸”一词,借由此来。
拆白党内有自己的情报人员,他们负责寻找并打探清楚对方的姓名,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汇报给组织,组织就会根据目标情况,派出指定的人去引诱。
比如,执行引诱的男子会编撰一个假的身份,制造机会,赢得富家女的好感。在富家女面前表现的绅士,谈吐得体,出手阔绰。就这样,富家女也对这男子产生好感,相互喜欢。然后男子会找各种理由向富家女借钱,要钱,拿到钱之后,立刻逃跑。
这个拆白党非常厉害,被他们选中的对象,基本无一例外全部落入陷阱。他们屡屡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执行引诱的男子都是长相出众、颇有见识的“优秀男青年”,这样的男人,对女人发起猛烈攻势。试想一下,被一个既温柔又多金的帅哥追,谁能不心动?
第二:寻找的行骗对象。经过拆白党精心挑选的对象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军阀官员家的女儿。那些特别刚烈的女子不在他们的选择范围。所以,这样的没有经历过社会险恶的女子骗起来更容易一些。
旧上海时的拆白党非常出名,以至于很多的现代作家的著作里都有关于拆白党的描述,可想而知,民国时期的上海拆白党也是臭名昭著了。1996年,由陈凯歌导演的《风月》在香港上映,张国荣,巩俐主演。张国荣扮演的就是一个拆白党骗子。1893年出生的张继贵,成年后,心狠手辣,混迹旧上海。在上海滩从事敲诈勒索,坑蒙拐骗的勾当。其父张植曾做过袁世凯的老师,算是半个名人。有其父张植撑腰,都会给张继贵面子。
《风月》剧照
1935年,民国妓女红佛老九。惨遭惨遭劫持,容貌尽毁,险些断送性命。她的遇害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之事。红佛老九名王玉仙,当时的地位相当于歌星,影星,更有上海滩的大亨为其撑腰。
虽然她只是一个妓女,但有后台撑腰,巡捕房不敢懈怠,立即下令捉拿匪徒,很快便查出劫匪为三人,此三人便是上海滩臭名昭著的拆白党人员。用有钱人的假身份,引诱富家小姐、富家太太从他们身上捞取钱财。巡捕房在娱乐地点埋伏,安插人手,诱捕三名劫匪。抓住之后,他们说出了伤害红佛老九的过程。
原来在红佛老九出名之后,三人便打起了她的主意,奈何一直没有好的计划。某日,他们三人去上海戏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后。三人便有了主意,效仿电影中的方式。阮子麟找人配制药水。准备设计,诱骗红佛老九。阮子磷假装富豪自称是王公子,出手阔绰,点名要找红佛老九,红佛老九果然上当了。
然后打电话约红佛老九,去扬子饭店的台子打茶围,说若是她肯赏脸,便给他一块西洋金表。红佛老九,不知他们的计谋。便乘车前往扬子饭店,独自进入523号房间之后。
红佛老九才知道,除了这位王公子,还有其他的两人,当红佛老九坐下之后便给他倒茶,递烟。这时她觉得有些不对劲,起身要走。结果还没站起来,就被阮子麟按住颈部,二人将手帕浸上药水五在红博老九的口鼻上红佛老九。因药力过多,使她的脸被药水毁坏。他们三人将红佛老九的金银首饰都抢走了,然后,到当铺之中典当,得到了30块大洋。之后三人便分道扬镳。红佛老九醒来之后觉得腹痛难忍,脸皮像是被火烧了一样,她大叫。引来了服务员后,立刻前往巡捕房报案,最后被其抓获,由此可见拆白党的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