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为什么是“扬州”?指的是哪里?
“烟花三月下扬州。”
作为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古城扬州,旅游市场逐步回暖。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历史上的扬州是富庶之地,能来扬州的人,那都是有钱人。
如今,“扬州”这两个字,也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疯狂打call。
但是,就算是扬州人,也可能没有你以为的那么了解“扬州”!
这座城市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名字?又是为什么叫的“扬州”?
你是这样的”扬州“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有功,舜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据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地方诸侯表示不服。但禹敏锐地察觉到了有诸侯不喜欢他,便在涂山这个地方开了一次会,在会上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与检讨,让诸侯们感动不已。
感动之余大家纷纷表示,听大禹的话,别让他受伤,还每年向禹进贡。后来,因为进贡的铜太多,禹就把各地的铜做了九只鼎,象征着国家统一、繁荣昌盛。
这九鼎中的其中一只叫做“扬州鼎”。
扬州作为地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战国魏国人写的《尚书·禹贡》。书中以地理为脉络,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因为写这本书的人,当时已经感觉到后人一定会将《禹贡》作为上古奇书,所以没敢署自己的名字,而是署名大禹,所以叫《禹贡》。
我们一般把秦王朝之前的事情叫做上古,上古的历史多与神话有关。禹作为与尧、舜齐名的帝王,最大的贡献是治水,然后就是《禹贡》提到的把天下分为九州。
活了116岁的禹,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199年之前。
前几年,我们高高兴兴地庆祝了扬州建城2500周年。这就很明显了,上古时候的扬州,肯定指的不是现在的扬州。
据说,当时的扬州“淮、海惟扬州”,所以那时候我们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地域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广东的一部分地方。
那么,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上古扬州“州界多水,水扬波”。细想也对!一边是海,一边淮河,一阵风过来,肯定得扬起波浪。
因此得名“扬州”。
所以说,古人真的很聪明的,起码没有起个“波州”“浪州”这样的名字。
在我们今天看来,“扬”字还具有一些浪漫色彩。而且扬州与水的缘分真的很深,可以说是“因水而兴”。我们比较了解的古邗沟、大运河,再到后来的盐运,水是扬州繁华若干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约在2000多年前,因为战乱,朝代更替中被视为权力象征的九鼎竟然丢了,但扬州这个名字却延用至今。
“扬州”地名之争
扬州作为上古九州之一,最早肯定不是特指某一城市。
多年前,还曾因“烟花三月下扬州”出现过地名之争,引发了南京、扬州网友的一番争论。
起初,有南京官员认为,根据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词的意境,扬州其实指的是南京,更确切地说指的是“南京朝天宫西街。”
随后,还有南京学者佐证,历史上的南京曾经有近400年称为扬州。从“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到唐高祖武德年间,南京是扬州的省政府所在地。
上历史课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在隋朝之前,我国有一段南北朝的分裂时期,那时候的扬州的确指的不是现在的扬州,直到隋再次统一中国,情况开始变了。
就在那段分裂时期的南朝,有个殷芸写了本《小说》,其中有一句便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因此,有某些学者认为,南北朝到隋,再到唐,时间很短,所以李白很可能是受到“骑鹤上扬州”意境的影响,他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其真实意思是说去南京。
但是,扬州文化界人士华干林曾说,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就已经设立了扬州大都督府,办公地点在丹阳。两年后,办公地点迁到了江都,而“扬州”这个名字在那时成为了广陵的专有名称。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于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此时,扬州作为今天这个城市专有名称已有一百多年。
那年“烟花三月”,李白在孟浩然的那个城市已经住了多年,看到老兄屡次考公务员被刷,于是对他说:“你去过扬州吗?那里风景可棒了。”烦闷的孟浩然正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意思,于是坐着小船就走了,送给了扬州这句最佳旅游宣传语。
话再说回来,既然诗仙起的诗名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怎么可能还是去的南京呢?
现在我们再说起这件事,绝不是再次挑起争论,只是让大家更加了解扬州这个名字。
那么,唐高祖武德九年之前,现在的扬州又叫什么名字呢?
从上古至隋唐,统治者们给扬州起名可以用任性来形容。
战国时叫做广陵,西汉时称作江都国,然后又叫广陵国,到了东汉叫广陵郡,而到东晋时还把广陵郡分为海陵郡和山阳郡,到了南朝又改叫南兖州,北齐改叫东广州,北周又叫吴州。
扬州到了隋唐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统计是,隋唐400位宰相中,有100位在扬州当过官。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也是在扬州发的家,正是扬州的“神助”让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可圈可点的成绩很多都是在扬州干下的,比如平定陈国。有人说,就算”夺嫡“不成功,杨广也很有可能从扬州举兵抢皇位。
杨广对于扬州是充满了感情,甚至赤裸裸地赋诗说“我梦江都好”。当了皇帝之后更是三次到扬州,最后也死在了江都。
扬州到了隋唐改名就更任性了。隋朝时候,刚改叫几天扬州,很快又改成了江都郡,唐高祖武德三年改叫兖州,武德六年改为邗州,武德九年终于叫了扬州。
随后,扬州这个名字至今专属于这座城市。
扬州还有这些别称
作为扬州人,你可能不知道“扬州”这个名字曾经多么地受到追捧。
明清的时候,天津因为具有水乡景色,诗人张问陶在《天津》中写到“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从此,“小扬州”成了天津骄傲的别称。
安徽石台县过去叫做石埭,在乾隆年间的《续石埭县志》中说:本县“习尚之靡”“流于奢矣” “称为小扬州”。
广东南雄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商旅遍地,歌吹拂天,史称“岭南第一州”,而马可·波罗则称之为“小扬州”。
湖南沅陵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境内有秦时黔中郡古城遗址、战国至汉代巨型墓葬群、千年学府龙兴讲寺、古藏书处二酉藏书洞,当地人自称为“江南小扬州”。
扬州的”迷妹“不胜枚举,可见扬州绝非一般“网红”。而在扬州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别称,比如:广陵、江都、维扬……
但也有些称呼,却是文学作品中的妙笔生花,非正式的称呼。
汉末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战乱频发,地处南北战略高地的广陵特别显眼,所以成了战场。南朝文学家鲍照在459年到了广陵,看到满目苍夷,一片废墟,写下了著名的《芜城赋》。
芜城就是荒芜之城,《芜城赋》流传上千年之后,一些人就将芜城作为扬州的别称。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曾在《题扬州禅智寺》中首先写过“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宋朝的姜夔也在《扬州慢》词中曾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但遗憾的是,芜城和竹西都不是扬州的正式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