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教书70年捐款3568万,被丈夫家暴58年却始终不离婚
2018年,叶嘉莹先生将北平和天津的两处房产变卖所得的1857万元全部裸捐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而近来,她又把自己的稿酬和版费所得的1711万元再次捐给南开。
有这样一位大师,能为学校和学生倾注毕生所有,实在令人敬佩。
但让人心疼的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身后却有一个爱家暴的丈夫。
在一次访谈中,叶嘉莹很认真地对鲁豫讲道:“我这一生都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爱情。”
没想到鲁豫听后直摇头,表示不相信,但叶嘉莹却很坚定地点点头。
在外人的眼中,叶嘉莹与丈夫相伴58年,谈不上相濡以沫,但也情深意切了,但丈夫去世后,叶嘉莹却向外界道出真相:“我身边这个不可理喻的人,是你们这辈子都无法想象的。”
她的丈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叶嘉莹为何这么说?既然丈夫如此不好,叶嘉莹为何要忍受下去呢?
这一切都得从叶嘉莹的童年经历谈起。
1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传统书香世家,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后在航空暑担任翻译,母亲是位人民教师,女儿出生后她就在家相夫教子。
3岁左右,叶嘉莹的父亲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特别在音调上对她要求很严格,只要叶嘉莹学过的字,她都能快速地分辨出声调,经常会拿着笔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刚准备上小学,叶嘉莹的母亲为了鼓励她,给她买了一本《词学小丛书》,里面不仅记载人间词话也有纳兰词,叶嘉莹高兴地抢过来看,书中的诗词从她口中竟然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叶嘉莹慢慢地爱上了诗词曲,她非常喜欢背古诗,还经常在家里自己捣鼓着作词作诗。
到了叶嘉莹初中时期,日寇侵华战争爆发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在航空暑担任翻译的父亲突然下落不明,母亲只能独自带着她和弟弟四处逃难。
北平被敌军占领4年,在乱世时期,到处兵荒马乱,叶嘉莹的母亲经常要带着他们躲避日军,一边又在想办法打探丈夫的消息,但想要在敌军的地盘找到人,如同大海捞针。
这段期间,叶嘉莹的母亲四处奔波操劳过度,人都累垮了,腹部又恰巧查出长了瘤子,因为要住院开刀,正读高中的叶嘉莹只能暂住在伯父家。
一开始,叶嘉莹以为母亲很快就能回来,可没想术后不久,因为伤口没处理好,她的母亲最终没能挺过去。
刚满17岁的叶嘉莹,独自面对母亲突然离世,她在现实中将自己封闭起来,变得不爱与人交流,一心沉浸在古典文学中,只有这样,她的内心才能得到慰藉。
母亲去世后,日子虽然艰苦,但叶嘉莹的伯母在生活上对她很是照顾,学业这块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来她还顺利考上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
在大学期间,叶嘉莹曾为离世的母亲作了8首《哭母诗》,她的诗看上去就跟她当时的状态一样,让人感觉非常悲痛凄凉。
不过,叶嘉莹是幸运的,在学习的道路上,著名的诗词家顾随有幸成为了她的老师。
正是这位恩师的出现,让少年丧母的叶嘉莹重新对生活燃起希望,当顾随看到那些悲凉的诗词是出自一个大学生之手,不觉生起怜悯之心,会经常在下课的时候找她聊聊,特意开导叶嘉莹,要学会以悲观的心态,去过乐观的生活。
慢慢地,叶嘉莹好像突然就顿悟了,她与同学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笑容也时常挂在嘴边,这一切让她对恩师顾心生感恩之心。
叶嘉莹暗暗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以恩师为榜样,终身学好古典文学,在古诗词中活出自我。
1945年,大学毕业的叶嘉莹跟母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先后在北平几所中学讲授古诗词,她的教学非常生动,颇为同学们喜欢。
可是上天却对她很不公,在她谈婚论嫁之时,给了她一个错误的男子。
2
正是这个男人的出现,让叶嘉莹此后的18年充满磨难和压抑,而自小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她,面对这一切,只能隐忍退让,而这却让对方更加肆意地伤害她。
这个让叶嘉莹整整一生都充满心酸的人,就是她的丈夫赵东荪。
赵东荪是叶嘉莹英文老师的堂弟,因为喜欢这位优秀的学生,所以希望她能当自己的弟媳。当时赵东荪还在秦皇岛工作,两人刚见面,他便被这个秀气的女子给吸引住了,为了追到叶嘉莹,他经常不商量一声,就请假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让叶嘉莹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起初,叶嘉莹只是将赵东荪当成普通朋友处,对他并没有什么想法,但见他经常抛下工作三天两头来找自己,内心是过意不去的。
好在,不管赵东荪怎么油腔滑调地想让叶嘉莹嫁给他,都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但赵东荪却仍然不死心,反而越挫越勇。
由于多次接触,赵东荪已经摸透了叶嘉莹的性格,知道她是个容易心软的姑娘,也正是这一点,让善良的叶嘉莹做了个错误的选择。
因为经常无故请假,赵东荪直接被领导开除了,那段时间又赶上赵东荪生病,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叶嘉莹知道这事后,内心很自责,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于是便托家里的关系,在南京为赵东荪找到一份差事。
没想到赵东荪却拒绝了:“要走一起走,我会真心待你的,嫁给我好不好。”
一来经不住赵东荪的死缠烂打,二来心里对他有亏欠,再加上叶嘉莹从小就是个讲义气的孩子,这头脑一热,就这么答应了。
可以说,这段婚姻的结合,并不是因为爱情,连平安归来的父亲都对这个未来女婿不满意,直觉告诉他这人不实诚,但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赵东荪,他生怕叶嘉莹反悔,立刻和她在北平举办了婚礼。
刚新婚不久,赵东荪就要求叶嘉莹带上父亲随自己去台湾发展,就这样,他们两家都搬迁到台湾,没想这一走就是18年。
3
在台湾的那段岁月,是叶嘉莹一生中最艰辛难熬的日子。
刚到台湾,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叶嘉莹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找到一份教书工作,而赵东荪也在海军学校任职,这一家总算在异国他乡稳定下来。
不久后,叶嘉莹怀了身孕,他们的女儿言言诞生了,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没想到灾难会降临到这个家中。
有一天,家里突出冲进来几个持枪士兵,说是来排查奸细,要配合调查,连夜将叶嘉莹两夫妻给带走了。
经过层层拷问,叶嘉莹因为教师的身份最终被释放,但赵东荪却被当成“间谍”给扣下了,还被判了3年冤狱。
刚被关进牢里,赵东荪整天哭天喊地,但喊破喉咙,也没人理会他,在狱中的日子可想而知,大家都将他视为那个出卖国家的人,整天对他拳打脚踢。
天天被挨揍,慢慢地,赵东荪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他越来越狂躁,仿佛感觉所有人都亏欠他一样。
而独自在外带着女儿生活的叶嘉莹,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叶嘉莹刚被放出来,教师的工作就丢了,她没有收入来源,再加上女儿才几个月大,只能厚着脸皮去投奔丈夫的姐姐,求她收留自己。
寄人篱下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
由于房子太拥挤,根本就没有叶嘉莹的容身之处,夜晚,她只能趁着大家入睡,在地上简单铺个席子,白天,又得赶在大家起床前,将地上收拾整齐。
因为孩子还小,叶嘉莹怕她哭闹会吵到大家,不管外面刮风下雨,白天都会将女儿抱出去消磨时间。
这段日子是诗词陪伴着叶嘉莹,给她力量,她经常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过这种窒息的生活,真是委屈她了。
为了养活女儿,母女两只能到外地寻找出路,好在有善心的机构收留了她们,叶嘉莹才可以边带女儿边给学生授课,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她没有丈夫,但她并未作出过多解释,并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得明白的。
4
眼看3年过去,叶嘉莹的丈夫也快刑满释放,本以为自己的负担可以轻一些,但没想到她会过得更糟。
可能长期在狱中被欺凌,赵东荪回家后像变了个人,懒惰、家暴……在行为上丑陋不堪。
他不愿在外出工作,一家就靠着叶嘉莹拿点微薄工资养活。
只要叶嘉莹稍微晚回家,他就在家发脾气、摔东西,稍微一点不顺心他还会动手打人,即便孩子还小,他也无所顾忌,对叶嘉莹照样拳打脚踢。。
在外,叶嘉莹是学生心目中威严的老师,而在家,没人知道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甚至连一点自尊都没有。
教了一天书,回家不仅要受赵东荪的气,还会无端被打骂,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收拾完战场,叶嘉莹还要继续为学生备第二天的课程。
自从丈夫回来后,每天被摧残、被家暴就是叶嘉莹的生活常态,旧德观念让她不断在隐忍,不断在退让。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被打得受不了的时候,叶嘉莹曾经想过要一了百了,可没想到自己却再次怀孕了。
1953年,叶嘉莹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可丈夫对她越发变本加厉,嫌弃她生的是女儿,动不动就对她指指点点,对她动手全看当天心情。
为了两个女儿,叶嘉莹默默承受这一切。
在此之前,叶嘉莹每天都觉得非常痛苦,眼看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写诗吟唱,婚姻中给不了喜悦,唯有在诗歌中找到慰藉,是文化的力量在鼓舞她。
日复一日叶嘉莹就这么写着唱着,突然有一天思想好像就觉悟了,她把痛苦转化为力量,即便丈夫再对她动粗,她也会努力让自己云淡风轻就过去。
从此,叶嘉莹把心思都转移到研究古典文学上,她作的诗也受到业界前辈的高度好评,很多台湾有名的大学都来邀请她去上课,随着叶嘉莹越讲越出名,连哈佛大学都对她发出邀请,让她来担任客座教授。
5
刚开始,赵东荪听到能出国,兴奋得不得了,他迫切地想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地方。
叶嘉莹心想着,或许让丈夫换个地方,换个心情,他会有所改变,为了让一家人能顺利出国,她费了不少心思。
刚到国外,光是英语就把叶嘉莹给难住了,学校要求叶嘉莹必须全英文给学生上课,她只能硬着头皮给应下来,毕竟身后那一大家子还指望她养活呢。
白天,叶嘉莹吃力地给学生上课,夜晚,她要自学英语,遇到不懂的单词,都要查到后半夜,就这么日复一日,她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学生也能感受到她的进步。
不管是中国的学生还是国外的学生,大家都非常喜欢上叶嘉莹的课。
印象中,古典文学应该是非常枯燥的,一开始只有七八个学生,没想到一个学期后,来听课的学生数量翻了十倍还不止。
在叶嘉莹课堂上,她对古典文学有着自己的见解,讲课又十分投入生动,有学生评价她,老师是在用生命去传播中国的文化。
随着课程被排得越来越紧密,叶嘉莹不得不请个阿姨来照顾家中一日三餐,但赵东荪又开始摔东西:“这些事就必须该你来做。”
回到家,叶嘉莹怕吵到女儿,也不敢跟丈夫吵架,来到国外后,生活状态和国内其实没什么区别,直到女儿后来长大成家,那种被家暴的日子就没停下过。
6
后来,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美国出车祸,她第一次感到命运对她如此不公,自己难道要一直这样待在美国教课吗,答案是No,她决定回国,要把自己毕生所学都传达给祖国下一代青年人。
刚开始,叶嘉莹是趁寒暑假从国外飞回中国教学,来回机票都是自费,这一飞就飞了30多年,一直在加拿大和中国两地往返。
在中国的文学讲坛上,叶嘉莹用着自己的母语给学生授课,心里感到非常地安心踏实。
当她每到一个地方演讲,叶嘉莹惊奇地发现,国家竟然有那么多年轻人喜欢诗词,她下定决心要回国,要把中国的诗词传流下去。
于是,叶嘉莹向美国学校提交了申请,她的余生要回祖国教书,但凡国家的各大学有需要她去讲课的,她都义不容辞,分文不取。
叶嘉莹说:“我在外国可以有很好的待遇,有很好的名称,但那始终不是我自己的国家,不是我的民族,我要回到中国,我的根在中国啊。”
后来到了2008年,赵东荪离世,世人才知道叶嘉莹是过着这样可怕的生活。
有一次,在鲁豫的采访栏目中,叶嘉莹说自己一生并没有谈过恋爱,大家才知道她所经历的一切,但她却用心平静和的心去描述这写磨难,可想而知背后是多大的忍耐与宽容。
但她终究是走出来了,而且闪闪发光。
这一生,叶嘉莹教书70年,自己却过着极度节俭的生活,她先后为南开大学捐出全部财产,共计3568万,还将自己这么多年在美国教学的资料全部运回中国,只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一个能讲学的书院,把中国的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叶嘉莹表示,自己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究并不是她追求的目标,而是渡自己走过那段苦难日子的一种力量,她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叶嘉莹先生真的是一位天使,自己明明承受着伤害,但却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温度,这样的格局和大爱,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匹及的,她是一位有着高尚灵魂的人,这样坚忍不拔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一生奉献讲坛,致敬叶嘉莹老师。
希望每一位善良的女性都能被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