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纳耶夫:为挽救苏联做最后一搏,为什么没能斗过叶利钦
亚纳耶夫是苏联的副总统。为了挽救苏联,亚纳耶夫在苏共党内强硬派的支持下发动了著名的“八一九政变”。宣布正在休假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因病停职,自己出任苏联代总统。
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将苏联最高权力移交给了这个委员会。“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有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
可以说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囊括了苏联当时的政府和军队的多数掌权者,实力不可谓不强大,那么为什么最终却败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导致挽救苏联的行动彻底失败。
亚纳耶夫
亚纳耶夫是政变的关键人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一个人。
亚纳耶夫长期担任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1990年7月进入苏共中央政治局。不到半年时间,1990年12月26日,在第四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推荐,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
12月27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了副总统选举。由于亚纳耶夫的资历太浅,还有政治倾向等问题,很多代表反对亚纳耶夫成为副总统,所以,第一轮投票,得票率只有48.6%,不足法定票数,没有当选。
戈尔巴乔夫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在第二轮投票中,他对代表进行了施压,最终第二轮投票的得票为55.3%,亚纳耶夫成功当选为苏联第一任副总统,也是最后一任副总统。
这么看来戈尔巴乔夫是亚纳耶夫的“贵人”。那为什么戈尔巴乔夫这么“器重”亚纳耶夫这个政治局新人,对他极力栽培。
首先,亚纳耶夫在政治局中经常发表支持戈尔巴乔夫的言论。因此,引起了戈尔巴乔夫的关注。其实,亚纳耶夫当初赞美戈尔巴乔夫也是真心的,他刚进入政治局,对于戈尔巴乔夫这种新式做派还是很欣赏的。
其次,戈尔巴乔夫选择亚纳耶夫作为副总统,也是为了安抚保守派。因为,亚纳耶夫当时无权无势,对戈尔巴乔夫没有任何威胁,又是一个保守人士。
亚纳耶夫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技术官僚,很注重经济问题和社会发展。还获得了苏联历史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博士),学养很高。但是政治运作经验有限,如果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是一个好的官员,为人正直。但是,在政治动荡的时候,却显得没有魄力,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叶利钦
作为政变的对手方叶利钦,却是一个强硬派,从不妥协。
叶利钦在苏共党内的时候,就联合一批激进派人士成立苏共内的“民主纲领派”,并任该组织三人核心领导之一。在苏共28大上,由于提出的政策没有被大会接受,他在大会结束后宣布退出苏共。
1991年6月,叶利钦以57.3%的赞成票当选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这次选举,是有几个竞选人竞争选举出来的。相对于亚纳耶夫的苏联副总统,叶利钦的俄罗斯总统是实打实竞选出来的。
八一九政变失败的原因
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发生了旨在推翻戈尔巴乔夫,保留苏联的“八一九政变”。八一九政变中成立的“紧急状态委员会”阵容不可谓不强大,其中包括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苏联政府的8大实权人物。然而,这场行动却败得很迅速,3天就失败了。
究其原因,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系列失误不无关系。以亚纳耶夫为首的领导者的软弱无能,是其失败的关键因素。
首先,明明政变已经突破了苏联宪法的规定,却还要极力地寻求“合法”解决,他们劝说戈尔巴乔夫签字赞同行动,戈尔巴乔夫没有同意。“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们却不知道要采取更多的行动。特别是在记者招待会上,作为代总统的亚纳耶夫竟然酒醉状态,没精打采,看上去意志消沉。
其次,既然发动了政变,却没有果断抓捕反对派领导人叶利钦。
并且,相对于亚纳耶夫等的软弱无能,叶利钦在关键时候的抉择起了很大作用。政变发生的时候,警卫要护送叶利钦和家人躲起来,叶利钦却坚持要赶往军队包围的议会大厦。他在议会大厦前,跳上了坦克,指责政变非法,呼吁军队反戈一击。
在局势动荡的时刻,强硬的领导人更能激起大家的支持。随后,叶利钦果断派飞机接回戈尔巴乔夫,并且逮捕了全部政变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