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变迁简史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家,有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有一望无垠的青青草原,江山如此多娇。那么,中国的疆域是如何变迁,最终形成现在的状况呢?
夏商周时期的“天下万国”
根据史书记载,“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武王伐纣后,分封天下,形成一个一个“国家”。在夏商周三代,在如今的中原地区一带,小邦林立,可能现在一个县的规模,在当时就是一个国。后来慢慢兼并,到了西周,大概还有1800个小国。
周天子分封诸侯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历史学家黄仁宇统计,在2117年间,官方有记录的水灾1621次,旱灾1392次。尤其是在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时常决堤,泛滥成灾。治水,一直是困扰历朝历代的大问题。
治水是一个大工程,单靠某一个小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形成一个大国,有一个高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集中精力才能办大事。所以小国就要慢慢并入大国。
二、战国七雄到天下归一
春秋时期,诸侯国越来越强势,后来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率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打越大。根据统计,楚灭掉43国,晋灭掉34国,秦灭掉23国,这三家是春秋灭国数量排行榜前三名。到了战国时代,小国基本上全部被消灭,只剩下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
秦国东出,一统天下
战国时代是大争之世,秦国自商鞅变法始,“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灭掉其他六国,完成了华夏历史的第一次统一。至此,“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血液。
当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秦朝统一的疆域大约仅相当于今天中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三、汉朝大一统
汉承秦制,继承了秦朝的全部疆域,汉武帝时期,经过三代人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强盛,开始了一轮的开疆拓土。到了汉宣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极盛,凡是当时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北到朝鲜半岛北部,南到越南的大部分,西到新疆,东到大海,汉朝都建立了行政机构。与今天的中国领土相比,除了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东北大部分,汉朝都有了。
中国的主体民族称为“汉人”,就是因为汉朝对中国历史极其重要,它奠定了中国统一疆域的基础。
汉朝将西域纳入版图
四、疆域面积历史之最的清王朝
汉朝之后,中国几经分裂与统一,但国土面积没有大的变化。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入台,设置台湾府;在北方与噶尔丹部三次交战,统一内外蒙古。后占领天山南北,发兵西藏,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
全盛时期,清朝陆地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在全国设置了18个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5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和蒙古的盟旗。清王朝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版图,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也比现在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大清王朝疆域图
五、鸦片战争之后的割地赔款
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完全错过了世界潮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屡屡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允许外国驻军,边疆地区也趁机叛乱,外蒙古独立。祖宗打下的江山被外人占去,晚清史沦为痛史,这也是清王朝最终被黑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束语:
艾跃进教授曾说: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要有广袤的国土面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风云沧桑,才形成了现在的版图格局。但是现在我们的边疆并不稳定,南海争端刚刚平息,印度又在藏南地区频频挑衅,美国和韩国政治人物今年又窜访台湾,妄图阻碍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版图来之不易,寸土必争
回顾历史,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使命,是实现中国的大一统,上要对历史交代,下要对子孙负责。这就是趋势,足以碾压一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