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较量,最后到底是谁赢了?从战局的结果来看,肯定是司马懿胜出,不过诸葛亮为自己赢得了更加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务实和坚持,以及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些都是司马懿没办法比拟的。其实他们从各自的人生出发,都不算是失败者,原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哪怕诸葛亮失败了依然能够用他的精神,来影响、激励后人,能做到这点就已经算是成功。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一生的对手,两位大军事家之间智慧的角逐,在那个时代的星空中绽放出令人神往的壮丽光芒。

那么,正史上的诸葛亮与司马懿,究竟谁更胜一筹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对抗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理想与现实,本心与利益之间的冲突和抉择。诸葛亮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他的内心充满了光明,为心底的信念执着一生,坚刚不折其志;司马懿就如同我们面临的现实,处处遍布着荆棘和陷阱,一次次头破血流的挫折,使他一点点妥协,一步步退让,苟且、隐忍和退避。

汉朝,是个伟大的朝代。因其壮美和欣欣向荣,因其不屈的精神而使“汉”这个字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称。其它的朝代皆是因为守弱而腐毁垮塌,而汉则是由于求强而将自己燃成了灰烬。这样的朝代直到今天仍为人崇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想和信念不切实际?

毋以成败论英雄。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无数豪杰在不息的征途中倒下。江风中的柴桑,崎岖的落凤坡,夕阳下的麦城,箭雨中的木门道,星光照耀的五丈原,白雪飘飞的祁山。他们都是优秀的战士,都曾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勇搏杀,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成功并不是让你登上金碧辉煌的宝座,戴上皇冠接受万众的膜拜,而是让你直面本心,勇敢追求,百折不挠,做最好的自己。

六出祁山而无功,诸葛亮到底是输给了谁,是输给了司马懿吗?其实大家很清楚,在与诸葛亮的军事对抗中,司马懿每次都是棋输半步,处处受制,被打得丧失了直面的勇气,龟缩不出,忍气吞声。但司马懿算准了诸葛亮最大的弱点:粮草不济。漫长而崎岖的运输线导致蜀军的后勤补给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只能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速战速决,充分扩大战果。司马懿敏锐地把握住了诸葛亮这个弱点,只要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僵持,诸葛亮就不得不退兵。

所以说,诸葛亮实际上是输给了时间。蜀汉的实力尚不足以提供给他所需要的充分时间从容运筹,诸葛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争朝夕,用尽了自己最后一丝智慧,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机关算尽而“鞠躬尽瘁”,却始终无法摆脱时间的束缚,以致于屡屡功败垂成。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成功者

当然,亘古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时间。

司马懿成功了吗?如果以一家一姓的帝王史观来说,他确实是个成功者。熬死了朝廷中所有的政敌,耗倒了战场最强的对手,掌握了国家最大的权力,使自己的儿孙终于登上了众人觊觎的皇帝宝座。

但我们也知道,司马家族所建立的“晋”完全丧失了“汉”的勇武、进取、阳刚和强悍,而是充满了妥协、隐忍、退让和逃避,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孱弱的朝代。难道这就是司马懿这位不屈不挠的大军事家内心真正所追求的吗?

选择执着于自我的本心还是选择屈从于现实的利益,哪个又更胜一筹?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 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确实很难评判。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司马懿是一个突破了历史道德底线,为了利益而放弃了原则和尊严,不择手段利用他人而又背弃承诺的卑鄙政客。但在那个朝堂群狼环伺,战场陷阱密布,每时每刻都濒临绝境,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抉择?

虽然诸葛亮的理想最终输给了时间,司马懿的初心也毕竟输给了现实,但他们都是成功者。他们都曾经努力地去付出,努力地战斗,努力地去争取,努力地去付出和牺牲,努力地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一个肯定或者否定他们的机会。

永不放弃,就不会有失败。这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文明能够薪火相传繁衍至今的真正原因。

相关推荐

​赵国鼎盛时期有多强 巅峰疆域曾横跨五省

​赵国鼎盛时期有多强 巅峰疆域曾横跨五省

136

赵国鼎盛时期有多强 巅峰疆域曾横跨五省 战国初期,秦国和赵国在七雄中都不算强国,但经过百年的发展,最后天下是由秦赵两国说了算,他们之间的胜者最有可能完成一统六国的伟...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

149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 王允是东汉末年朝廷大臣,任司徒一职。早年和张让的斗争中失败后,王允曾辞官归隐,直到何进掌权后才重新回到朝廷。此后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从此挟天...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91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

​刘邦为什么没有猜忌陈平?

​刘邦为什么没有猜忌陈平?

94

刘邦为什么没有猜忌陈平? 刘邦称帝后,疑心日益加重,韩信、萧何、张良,还有他的心腹樊哙等人都有被猜忌过,可见刘邦已经到了谁都不信任的地步。不过当时有一个人,他也是西...

​刘伯温是什么爵位 为何他爵位那么低

​刘伯温是什么爵位 为何他爵位那么低

162

刘伯温是什么爵位 为何他爵位那么低 刘伯温是明朝比较重要的一位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最为宠信的人物之一。朱元璋早年很多的军事大计,刘伯温都是谋划者。除此之外,刘伯温在...

​诸葛亮的孙子怎么样?

​诸葛亮的孙子怎么样?

178

诸葛亮的孙子怎么样? 诸葛亮的名头那也是响当当的,几乎是无人不知诸葛亮,他作为刘备的军师,带领刘备成功从当时其他诸侯的势力中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令人感到一些遗憾的是...

​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172

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的大将,可以说是对秦国十分忠心,但王翦毕竟是手握重兵,在攻楚的时候手中有六十万大军,任何时候这样的人都不能让君主安心,王翦也...

​李渊身为唐朝开国皇帝,为何存在感却很低?

​李渊身为唐朝开国皇帝,为何存在感却很低?

100

李渊身为唐朝开国皇帝,为何存在感却很低? 唐高祖李渊身为大唐开国皇帝,但他的存在感在后人眼里似乎并不高,根本就比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其实这种现象一般来说还挺少见的,毕...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92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很多人一直都有些遗憾,认为当年项羽因为没有过乌江,白白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觉得似乎只要项羽过了乌江,回到江东,就一定可以重新夺...

​昭宣中兴汉昭帝有多少功劳?霍光才是背后功臣

​昭宣中兴汉昭帝有多少功劳?霍光才是背后功臣

81

昭宣中兴汉昭帝有多少功劳?霍光才是背后功臣 说起昭宣中兴可能更多人会把功劳记在汉宣帝身上,而忽略了汉昭帝。毕竟汉昭帝继位时只有8岁,根本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所以是由托孤...

​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106

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呢对他的印象就是残暴。而秦始皇之所如此异常的残暴,追究其溯源的话,那就要从他幼年在赵国所遭受的屈辱开始...

​赵匡胤为什么定都开封,而不是长安或者洛阳?

​赵匡胤为什么定都开封,而不是长安或者洛阳?

60

赵匡胤为什么定都开封,而不是长安或者洛阳? 长安和洛阳同为十三朝古都,但在唐朝以后长安和洛阳都遭到了弃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选择在开封定都,并没有选在长安或者洛阳,这...

​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171

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秦国的灭亡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秦国灭亡是可以制止的,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要怎么理解呢?其实也不难的,也就是说当时...

​如果魏国也有五虎上将,谁能成为五虎上将?

​如果魏国也有五虎上将,谁能成为五虎上将?

102

如果魏国也有五虎上将,谁能成为五虎上将?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文官武将数不胜数,而人才最为多的大概就是魏国了吧,曹操本身爱才,从来不在意人才的出身,拥有一大批文臣武官,...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为何要到70岁才敢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为何要到70岁才敢造反?

50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为何要到70岁才敢造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黄金之乱一直到三家归晋,汉朝末年的三国时期动乱了近百年的事件。在这段时间了,诸侯军阀割据,天下颠覆,英雄...

​石守信为何要自晦保身?

​石守信为何要自晦保身?

143

石守信为何要自晦保身? 石守信是北宋开国功臣,不过这样的功臣对于皇帝来说都是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所以历史上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惨烈,但石...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

192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 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史上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吕蒙先是对外宣称抱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当时陆逊并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