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卑鄙的圣人:曹操》全书浅析
看完《卑鄙的圣人》一书,掩卷沉思,不仅怅然若失。我们后代人,最爽的无非就是通过书籍,和无数个前代伟人“秉烛夜谈”。
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为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小时候上音乐课,听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啊,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那时候就在想,为啥曹操是白脸?后来才知道,原来京剧里,白色脸,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
又通过看《三国演义》,曹操这个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就是个大坏蛋。前几年上映的《军师联盟之司马懿》,以魏国的视角,看曹操,才知道,曹操的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以及文学形象,原来大不相同。
小时候喜欢刘备,正直仁义,爱民如子,曹操阴险狡诈,杀人如麻,净干缺德事儿。看了《三国志》以及后来的其它史料,才发现,揽二乔于雀台乎,其实并非如此,是曹操为了报乔玄之师恩,才发现“宁我负天下人,毋叫天下人负我”其实并非曹操原句。才发现历史上并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华容道关羽释曹操……种种迹象表明,世人昨日看错曹操,今日又看错了曹操,也许明日还会看错曹操,但曹操就是曹操,是与众不同的烟火,他从来不怕别人看错,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并不是曹操脸皮厚,而是他把这个世界上,那些庸俗不堪的伦理纲常,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在那样一个时代,对一些阻碍自己成功,阻碍拯救天下苍生阻碍民族一仝的“正统”,曹操能够做出杀伐果断和唯才是举,真的可称之为英雄!可世人都说他是奸雄,可又都拿这个奸雄无可奈何,那些自诩君子的人,也都一一败在了曹操这个奸雄之手。
如果当君子的代价,是被凌辱,被践踏,被奴役,被消灭,被妻离子散,被家破人亡,那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做一个曹操这样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奸雄,又何尝不可?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能够从表面看出来的,当然,铮铮铁骨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和世人唾骂遗臭万年的汉奸败类是另外一说,此处只讲东汉乱世下的众生之相,曹操的一生,精彩绝伦,这种无所谓,就是一种大气!
本书名为卑鄙的圣人,书的结尾,又以本书中最聪明的贾诩道出“卑鄙的圣人,也是普通人”之句,真的是最曹操此生一生最中肯的评价。
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猾狡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又小人嘴脸,既有千古未有之英雄气派,又有后人不及的“少妇情怀”,既有动辄杀戮的阎王脾气,又有想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菩萨心肠,这种复杂的性格,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正常的普通人的众相吗?
特别是我们刚刚进入社会和已经经过社会洗礼的年轻人,勤勤恳恳工作,但内心又绝对不甘于平庸,想着升职加薪,每个人心里都幻想着有一天,能够一鸣惊人,让身边所有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为了心中的梦,也曾唯唯诺诺冠冕堂皇甚至抱守斯文,对着所有人说,找对象和结婚,我不着急,慢慢来,我要靠缘分,其实背地里各种下载社交软件,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地注册去尝试认识“有缘人”,三言两语不称意就拉黑或者退出软件,心里碎碎念,三观不合我也,下一个,累了就继续好好工作,喊着:老子(老娘)现在核心工作应该是搞钱!
每天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矛盾之下,作为灵长类动物的我们,其实就是一个最复杂的矛盾体,如果有一天感觉自己好像长大了,再了解了曹操,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就是曹操,复杂多疑又单纯善良,心怀天下又人人为己,幻想明天锦衣玉食又抱怨老板不让休假,爱一个人感觉能天荒地老又止于彩礼进而咒骂伊人拜金不是真正的知书达理,人性多复杂,人类多矛盾,看了此书,才觉得,知道矛盾要解决矛盾,才是真理。大矛盾慢慢解决,小矛盾认真解决,追逐日久的解决不了的矛盾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曹操矛盾了一生,纠结了一生,不也是最后说了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现在不是东汉末年,但比那个时代压力更大,面对的现实更为复杂,曹操临死前,被董昭也一语点醒,人活一世,一定要做自己。虽然这句话,有点大而空,但真的慢慢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现实条件脾气秉性未来筹划相结合,不停学习,充实自己,发现人才而交之,真情实意而待之,人心天道以驭之,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共同富裕,那我们此生,到头来也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吧?
最后,引用《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曹操在洛阳城接受群臣朝贺的台词做个结尾,然后安然如梦,继续明天的奋斗吧!
“这世上岂有万寿无疆之人寿,却有泽被万民之功业!二十年来,孤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收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统,这杯酒,孤当不当饮?孤,不当饮!!这杯酒,当祭典韦,祭郭奉孝,祭荀令君,祭庞德,祭夏侯渊,祭孤的子侄曹昂曹安民,也祭关云长!!祭二十年来,为定乱安民将热血洒入地下的将士英灵!!!”